索引号: 11330100MB19370226/2025-27683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医保〔2025〕13号 成文日期: 2025-03-31
发布单位: 杭州市医疗保障局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医保/医保
有效性: 有效 统一编号: ZJAC73-2025-0001
《杭州市医疗保障局 杭州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关于印发杭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政策解读
时间:2025-03-31 17:44 来源:杭州市医疗保障局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长护险基金管理及费用结算,促进长护险基金安全合理使用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起草背景

为加强全市长护险基金管理,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依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24〕54号)等文件精神,参照社会保险基金有关制度,制定《杭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二、起草过程

2024年2月启动《杭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工作,对全国已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的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并分别赴宁波、嘉兴等地开展调研活动。2024年6月-12月先后组织多次座谈会,对政策进行专题研讨,特别是与政策内容关联较大的市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多次组织研究讨论,对内容进行反复修订,并就文稿向省医保局报备。期间,共收到意见建议2条,采纳或部分采纳2条。

三、制定依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24〕54号)

四、主要内容

《杭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统筹管理。明确建立长护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并纳入杭州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市级医保经办机构设立长护险基金支出户,用于办理基金核拨、支付等业务。

(二)预决算管理。主要明确长护险基金预算草案和决算草案的编制要求与流程。长护险基金收入预决算由市级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会同市税务部门具体编制,支出预决算由市级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具体编制。预决算经市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会同市财政部门、市税务部门审核确定。

(三)收支管理。明确长护险费按年度一次性筹集,由市级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按规定向市级财政部门申请,并由市级财政部门划转至杭州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长护险基金支付采取年度支出预算、季度预拨、年度清算相结合的形式。

(四)责任分担。一是明确长护险市级风险金的组成,由长护险基金利息和各地上年度基金支出额的5%提取额度组成。二是明确各地基金当期收支出现缺口时的责任分担:先由当地历年长护险基金累计结余支付;累计结余不足支付的,由长护险市级风险金承担80%,各区、县(市)政府承担20%,其中,市级基金当期出现缺口的,政府承担部分由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高新区(滨江)、钱塘区政府及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按参保人数比例,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淳安县由风险金按100%承担。

(五)移交管理。明确长护险试点地区基金移交形式,桐庐县试点期间的长护险基金累计结余纳入全市长护险基金,作为当地长护险基金累计结余使用,由市统一调拨管理。桐庐县试点期间经审计确认的多支少收问题形成的基金缺口由当地承担。

(六)监督管理。明确了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参保人员、评估人员、第三方机构、定点长护险护理服务机构以及护理人员的权利义务。

(七)部门职责。明确市医疗保障、财政、税务等部门在长护险施行过程中的职责范围。

五、政策举措

(一)明确长护险统筹管理机制,实行市级统筹,纳入杭州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

(二)实行预决算管理,明确长护险基金预决算编制主体及流程。

(三)建立多元筹资与分担机制,明确长护险基金来源及支出范围。

(四)明确风险防控与责任分担机制,建立长护险风险金制度,明确基金缺口时市、县两级财政责任分担,减轻区、县(市)地方财政压力。

六、适用对象

全市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长护险参保人员,评估人员,第三方机构,定点长护险护理服务机构以及护理人员等。

七、关键词解释

长期护理保险: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市级统筹:指基本政策、待遇标准、基金收支、经办服务、定点管理、信息系统等在全市范围内“六统一”,实现筹资责权对等、待遇享受公平、经办服务无差别。

八、注意事项

本办法自2025年5月1日起实施,2025年1月1日至实施之日的长护险基金管理相关工作按本办法规定执行。国家、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九、文件解读单位及解读人

解读单位:杭州市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处

联系人:吴云秋

政策咨询电话:0571-8958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