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民众正常生活保障、商品价格监管、连续核酸检测……大家关心的话题,权威解答来了 |
|||||
|
|||||
在今天下午的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十四次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旭初通报了本轮疫情最新情况(点击这里了解详情),并与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汪晓敏,临平区政府副区长王艳勤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Q: 目前临平区已在塘栖镇、崇贤街道、星桥街道启动了二级响应,请介绍一下临平区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另外对已划定“三区”范围内的民众正常生活保障有哪些服务举措? A: 王艳勤: 本轮0419拱墅疫情发生之后,临平区第一时间研判疫情发展的形势,迅速启动与其相邻镇街的扩面核酸筛查工作,4月20日通过主动筛查发现第1例病例,全区立即开展流调溯源,精准追击密接、次密接及其他风险重点人员,第一时间落实管控举措。 本轮疫情到目前为止关联我区的无症状感染者18例,涉及崇贤、塘栖、星桥、乔司、东湖五个镇街,其中4例为社区筛查发现,13例为集中隔离点发现,1例为居家隔离发现。涉及相关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均已纳入管控。根据各病例的生活、工作以及活动轨迹开展专项性的研判,第一时间划定“三区”,目前封控区、管控区总面积为1.02平方公里,涉及人员1.18万人。从昨天开始对崇贤、塘栖、星桥三个镇街连续三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并对涉及有病例的东湖、乔司两个街道开展大规模核酸筛查,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测121.2万人次。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昨天我区的塘栖、崇贤、星桥三个镇街启动了二级应急响应,对上述三个镇街以及“三区”范围内居民群众的生活保障,临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各方力量全力做好保供。 一是精准的定点供应。对于封控区、管控区以户为单位组织力量,每2-3天统一发放生鲜产品供应包。组织各大超市为“三区”内的居民提供线上预订下单,线下配送服务,同时在防范区定点区域设置生鲜保供点,方便居民线下购置。 二是加大市场供给。组织大中型超市、农贸市场等加大生活必需品的充足储备和上架,储备量达到平常的两倍以上。同时广泛开展整体宣传,倡导市民朋友理性采购。截至目前,全区符合开放条件的超市、农贸市场均正常营业。物资储备供应充足,其中猪肉储备1500多吨,蔬菜类日供应能力800吨,可满足日常所需。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建立生活必需品供应日常监测体系,派驻监督员动态掌握市场每日供给量和价格情况,及时研判供需,指导市场储备,保证物价平稳。 此外,我们还为“三区”内的居民在居家办公、就医就学等各方面提供暖心服务,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下一步临平区将继续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按照“七大机制”和“五快”要求,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争取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Q: 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对杭州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波动情况较为关注,请问目前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做好相关商品的价格监管工作? A: 汪晓敏: 杭州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持续加大价格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重点对全市范围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超经营的粮、米、油、果蔬、肉禽蛋等农副产品价格,口罩、消毒产品、熔喷布等防疫物资价格监管。 一是专项执法常态化。从今年3月开始启动了“菜篮子”价格专项执法行动,加大检查巡查力度。 二是重点执法驻点化。4月初又组织党员突击队对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新农都批发市场等保供重点市场的疫情防控、市场供应、价格波动等情况开展驻点巡查督查。 三是应急执法及时化。本轮疫情发生后,拱墅区个别农贸市场蔬菜价格出现小幅波动,第一时间组织市区两级执法人员,对重点保供的29家超市、40余家农贸市场进行价格执法检查。检查发现,部分品种蔬菜价格出现小幅波动,主要受到短时间供求关系影响,目前我市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价格总水平较为平稳。 开展价格专项检查以来,没有发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严重违法行为,但在检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商家存在不明码标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都已责令整改并依法立案查处。据统计,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10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600余家。 在这里再次提醒全市经营者要合理定价,诚信经营,不得哄抬价格、搭车涨价、跟风涨价。广大市民如发现价格违法行为,可通过12345电话进行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履职尽责,加大执法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违法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将予以公开曝光。 Q: 目前很多小区都在连续进行核酸检测,请问对于核酸筛查具体是怎么安排的,连续做核酸检测有没有必要,为什么要反复筛查? A: 王旭初: 核酸检测是及早发现涉疫的风险人群,迅速控制疫情蔓延,确保疫情不外溢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根据省防控办下发的文件要求,原则上集中隔离点前7日对集中隔离人员实施每日1次核酸检测,从第8天起根据前期的检测结果,由现场应急处置专家组研判讨论确定核酸检测频次;对封控区的隔离人员,每天开展1次的核酸筛查,管控区每2天开展1次核酸筛查,防范区是在第1、3、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但是,从病毒的特性上讲,任何病毒感染都有一定的潜伏期,而且潜伏期的长短跟个体差异有关。另外从检测技术来讲,存在检测窗口期。病毒感染后在人体内有一个逐步复制增长的过程,感染的初期病毒载量太低,当它低于检测下限的时候,即便感染阳性,核酸检测也很难检测到,这个时间段就是检测窗口期。 感染潜伏期加上检测窗口期,使得在感染初期,核酸检测不一定能及时检测到阳性结果,只有通过连续多次的检测,才能增加发现阳性的几率,及时发现阳性感染者。 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的专家会根据疫情的不同阶段以及病毒的不同特性,对核酸的检测频次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在疫情初期或者病毒潜伏期特别短时,会适当加密核酸检测的频次,力求尽快发现感染者,及时清除在社区的传播风险。具体的检测安排由市防控办会同各区、县(市)的防控办共同确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