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确保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两战全胜”【已归档】 >> 图片新闻
【“浙”里疫问医答(6)】老年人如何防治新冠病毒?出现哪些情况时需要到医院就医?……听浙医一院专家裘云庆为您解答
2022-12-26 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收藏] [推荐][字号: ] [打印] [关闭]


“‘浙’里疫问医答”持续推进中!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一直是疫情防控关注的重点人群。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如何做好老年人群的新冠防护和疾病诊治?今天,我们邀请到浙医一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进行专题解答。

1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有何特殊性?

病情会更重吗?

虽然人群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对新冠病毒易感,但老年人的免疫力通常更弱,合并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恶性肿瘤、慢性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肾病等)更多,一旦被感染后可能出现更多的症状,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机率也明显增加。因此,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危人群,更要加强防范,感染后必须更好地监测病情变化。

2

家中同住人出现感染,老年人如何防护?

如果家里同住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为减少同居老年人的感染风险,建议:

(1)减少接触:若有条件,可将感染者转移至其他住所,或用单独的房间进行隔离。家人和老人都需要注意手卫生。感染者需与家人分餐并做好餐具消毒。

(2)佩戴口罩:若必须接触时,建议双方佩戴N95口罩。

(3)清洁环境:做好共用空间的清洁消毒,特别是卫生间以及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水龙头等。

(4)加强观察:注意观察老人的情况,有问题随时处理。

3

老年人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哪些?有哪些情况时需要到医院就医?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也常表现为咽干、咽痛、发热、全身酸痛、头痛、胃口差、嗅觉或味觉减退、乏力等。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还容易出现原发基础疾病的加重,并表现为相应的症状。如果出现下列情况,需及时就医:

(1)出现高热不退或发病大于3天、严重的乏力、胸痛、胸闷、气短、黄痰、咯血或痰中带血等,可能是合并肺炎或原有心肺疾病加重;

(2)头痛、头晕、口角歪斜、说话含糊不清、进食呛咳、神志不清、肢体乏力,可能是心脑血管急症发作;

(3)出现腹痛、腹泻、呕吐、进食困难、呕血、便血、神情淡漠等,要到医院排查各种腹部并发症;

(4)原患有各种慢病的病情加重,比如咳嗽、气喘、血糖、血压明显升高、下肢明显水肿、不能平卧、皮肤感染、足趾发黑等;

(5)走路不稳或摔倒,跌倒后出现肢体疼痛、头痛、呕吐、气促等。

4

老年人感染后需要监测哪些指标,以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老人一旦出现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一定要加强监测。老年人对机体异常的反应不如年轻人明显。比如有些老年人已经体温升高了,却并不知道自己发烧。此外,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有可能会发生“沉默性低氧”,家人觉得他的呼吸状态似乎还挺平稳,但血氧饱和度可能已经比较低了。特别提醒老人朋友或陪护老人的朋友,一定要监测老人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外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果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93%),要及时就诊。就诊越早,救治的成功率也越大。

还要注意观察老人一般生活情况的变化,比如是否能够很好地进食,大小便的情况是否正常,有无尿失禁、小便量明显减少等。还要特别注意老人的精神状态。如果老人出现明显的嗜睡、交流障碍、不认人、表达没有逻辑等情况,都是危险的信号。

5

老年人感染后该如何合理用药,避免盲目用药造成身体伤害?

对于居家的老年新冠病毒感染者以对症治疗为主,建议:

(1)结合体温和出汗情况适当补充水分,饮水要少量多次,防止一次大量补充水分引起胃肠道不适和心脏负荷加重。

(2)退热药应用:对于发热的病人,可以给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是对于老年人,给药的剂量宜从小开始,降温要缓一些,体温越高、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越要慎重,避免一次大量出汗造成虚脱甚至低血压,并根据出汗及血压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应用退烧药时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要看清楚药物说明书。

(3)中药应用:可以给予对症类中成药,不建议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停用。

(4)基础疾病管理:对于合并慢性病的患者,不建议中断其慢性病相关用药。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关注病情变化。在发烧期间,特别是使用退烧药时,一定要注意血压监测,如果血压已经偏低,低于正常水平,降压药就可能需要减量,甚至停用,等血压恢复正常时再按照常规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吸入药物则需要规律使用,不能随意停用。另外老年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吃饭很少,所以要监测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5)防止跌倒:感染和发热都会使老年人更加衰弱,稳定能力下降,容易跌倒甚至骨折。活动时最好要有家人的帮助;不要在地上摆很多东西,走道要通畅;地上的水要及时清理;在家里要穿合适的鞋子和衣服,避免绊倒;晚上去卫生间要醒后半分钟再起床、起床后半分钟再站立、站立半分钟再行走,一定要完全醒来再起身等。

(6)抗病毒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

面对疫情,老人感到恐慌怎么办?

疫情袭来,很多老年人会产生恐慌心理,对疫情防控反而不利。面对疫情老人既要重视,也不必过度恐慌,要端正心态,学会科学防控:

(1)保持健康的生活规律和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家人多聊天交流,互相关爱、支持。

(2)要通过官方媒体了解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无所适从。

(3)如果感到恐惧、焦虑,可通过向家人诉说、放松训练等进行排解,如果负面情绪得不到改善,可以通过就医等方法寻求专业帮助。

7

疫情期间老人的饮食要如何注意?

老年人免疫力弱, 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预防和加快康复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1)食物要多样化: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

(2)足量补充优质蛋白,增加机体抵抗力。如牛奶、鸡蛋、鱼、瘦肉等。

(3)饮食清淡、少盐少油少糖,戒烟限酒。

(4)多吃新鲜蔬菜,适量进食水果,适量吃坚果。也可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制剂。

(5)多饮水,每天饮1500-2000ml左右(有心衰、肾衰等疾病者需根据医嘱适当饮用)。可饮白开水和淡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6)少食多餐为宜,不可过饱。

8

疫情期间居家就是停止活动吗?

目前,疫情战斗还在继续,所以还需各位老人再居家一段时间。但是,居家不是坐在沙发上、躺在被窝里,这样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血糖升高、情绪焦虑抑郁。如果没有感染新冠病毒,老人要根据个人身体条件,适当在室内进行体力活动,可做广播操、八段锦、打太极拳、散步等,每次活动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每周锻炼4~5次,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中间可适当休息,运动后应微微出汗,不要过于劳累。如果在新冠病毒感染期间,要更多休息,减少锻炼强度,以自觉不累、不胸闷为宜。

9

如何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和消毒?

首先提倡开窗通风:每天打开门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通风时注意保暖,以防老人受凉。老年人呼吸道比较脆弱、敏感,应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产品。优先使用75%的酒精棉片擦拭物品,酒精易燃,所以用擦拭消毒的方式,而不是喷洒;酒精消毒前后应远离高温物体和明火。也可用稀释后的84消毒液等清洁家具、地面。传统熏醋达不到消毒效果,还可能因刺激呼吸道引起不适,不建议老年人使用。

专家名片

5.jpg

致读者

为进一步精准回应社会关切,权威解答群众有关科学防疫问题,“健康浙江”微信平台特推出“‘浙’里疫问医答”专题,以问答为主形式,就公众关心关切的疫情防控医疗政策、就医诊治信息、防护健康科普知识等进行权威回应推送。如您有以上方面的问题,可以在后台进行留言,我们将统筹组织权威专家和机构进行解答。

[收藏] [推荐][字号: ] [打印] [关闭] Top
归档时间: 202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