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浙”里疫问医答(3)】居家治疗药物,您用对了吗?浙医一院卢晓阳主任药师教您正确用药 |
|||||
|
|||||
“‘浙’里疫问医答”持续推进中!近期疫情的反复,引起了广大居民的担心,不少人在家囤积各种对症治疗药物,但是若问起该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药物,却很少有人能正确回答上来。居家治疗药物,您会用吗?今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部药事管理科主任卢晓阳主任药师教您正确用药知识。 一、“豪华配置”有必要吗? 近期,不少药店和医疗机构门诊都堪比双11现场,但家中备药,一定要避免“买买买”的冲动消费。其实,平时家里适量备些常用药即可,并不需要大量囤药、囤各种各样的药,如退烧药只需要买一种即可,根据家中人数适当调整备药数量,不需要囤多种。 朋友圈流行的“豪华套餐”,不少药物间有重复的成分、同类成分,一些药物间可能存在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并不适宜合用。作为非专业人员,随意服用,可能会带来潜在的药害问题。这样的囤药,既不安全,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会使很多真正需要药品的居民“一药难求”。 二、什么时候需要用药? 个人居家治疗时,可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情形、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药物,确保有效的治疗。 在没有临床症状时 不需要用药。感冒药、退热药等都是缓解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用药,并不能预防疾病,盲目服药可能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因此这个阶段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无需用药。 当出现发热症状时 37.5℃-38.5℃,首先建议物理降温;当体温38.5℃以上,考虑服用退烧药。疗程不超过三天,如症状仍没缓解,建议至医院就诊。 目前推荐的退热药物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其它还有阿司匹林片、洛索洛芬钠片、双氯芬酸片、塞来昔布等,包括含上述药品的复方制剂。但要记住:退烧药与复方感冒药不要一起吃,多种退烧药不要重复吃,更不要为了追求正常体温而超剂量、超频率用药。 当出现咽痛、咽干的症状时 可服用一些缓解咽喉肿痛的中成药,也可以考虑选用帮助缓解咽干症状的中药类含片,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效果。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多种中药一起用。 出现新冠后全身疼痛时 一般不需要单独使用药物治疗,随着病毒的控制和发热的减轻,这种疼痛会逐渐减轻。我们常用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同时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浑身疼痛的症状,因此不需要再额外服用其他药物了,避免重复用药导致伤害。 出现咳嗽有痰时 可服用含有右美沙芬、福尔可定的止咳口服液,如有痰,可服用溴己新、氨溴索、愈创甘油醚、乙酰半胱氨基酸、桉柠派等。 (新冠期间居家用药建议导图) 三、如何合理的使用? 我们在选择退热药、感冒药时,要牢记三句话: 单药使用,保证安全; 不超剂量,减少毒性; 根据症状,合理选药。 专家名片 致读者 为进一步精准回应社会关切,权威解答群众有关科学防疫问题,“健康浙江”微信平台特推出“‘浙’里疫问医答”专题,以问答为主形式,就公众关心关切的疫情防控医疗政策、就医诊治信息、防护健康科普知识等进行权威回应推送。如您有以上方面的问题,可以在后台进行留言,我们将统筹组织权威专家和机构进行解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