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现在,孕产妇、婴幼儿该怎样做检查?资深妇幼保健医生把重点都划好了! |
|||||
|
|||||
现今,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但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仍不可小觑。孕产妇、婴幼儿作为“保护性隔离”的重点人群,如何在疫情期间做好防护、合理安排检查以及哪些情况下必须前往急诊呢?请看湖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深妇幼保健医生陈海燕为大家划的重点。 1、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回家后立即洗手并脱去外套挂在通风处。 2、不聚会,不走亲访友,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超市以及菜市场。 3、避免和疫区的人员接触来往,避免接触有发热咳嗽症状的人。 4、保持房间通风,每个房间轮流通风30分钟,每天2—3次,并做好保暖工作。 5、做好居住环境的清洁和防护,75%酒精、含氯消毒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6、妇儿用品做到专人专用,如餐具、毛巾等,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7、用流水和洗手液多洗手、勤换衣,不揉眼睛或挖鼻子。打喷嚏和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8、生活作息规律,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不熬夜。 原则:非必须的检查可暂缓,但有时间要求的切记完成。 1、预约的B超NT检查有时间性(孕11周至孕13周+6天)要完成。 2、中孕期的唐氏筛查(孕15-20周)要完成。 3、葡萄糖耐量试验(孕24-28周)之间完成即可。 4、三维大排畸B超(孕24-26周)预约好的要完成。 5、孕36周以后可从医院租用胎心监护仪在家进行远程监护。 1、尽量选择步行或自驾车去,减少不必要的随身物品及饰品。 2、尽量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一人一诊室,排队、候诊、就诊交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尽量不聊天。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请全程佩戴口罩,携带消毒湿巾,触摸公共物品及时清洁手部。 4、出门到医院,全程佩戴医用口罩(备用口罩一只,离开医院更换)。 5、回家后,及时更换外套,将外套挂在通风处,洗手洗脸洗眼镜。 1、反复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者出血增多; 2、突发头晕头痛,血压升高,胎动异常; 3、临产先兆:如见红,破水,规律性腹痛等。 1、宝宝正常的体温一般在36-37℃(腋温、颈部温度)、36.9-37.5℃(肛温)之间,手足温暖。 2、室内维持适当的室温(25℃左右)、湿度(50%-60%)。 3、腋温或颈部温度高于37.5℃或肛温38℃即为发烧。 1、发热伴精神烦躁或昏昏欲睡或皮疹或多次呕吐的需及时就医。 2、阵发性咳嗽伴呼吸气促,口周发青,口吐泡泡,气喘等的及时就诊。 3、反复呕吐或腹泻,胃口明显下降,呕吐黄绿色液体,或呕吐有血,大便水样或粘冻样,次数增多,尿量减少,伴有精神萎靡等。 4、出现惊厥,意识不清,肢体阵发性抖动,口周发青,或伴牙关紧闭等情况。 5、宝宝皮肤黄染明显,躯干皮肤发黄,如果四肢皮肤均有黄染,往往提示黄疸较严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