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市政府2020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
|||||
|
|||||
4月27日,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政府2020年度10件民生实事经市人大代表票决一锤定音。 按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和“少而精,确保当年能完成”等要求,2020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依旧着眼于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全力办好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关键小事”。市政府前期从市民群众、“两代表一委员”等层面广泛征集民生实事,经过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和多轮筛选,初步遴选形成12件候选项目,提请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最终由市人大代表“12选10”票决确定。 新建市本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农村饮用水提升标准、建设城乡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调整优化地铁配套公交、农村文化礼堂惠民全覆盖、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镇街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新建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此次入选的10件民生实事项目,集中反映了全市人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承载着他们对更高质量发展、更高品质生活的美好期盼。 “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去年就入选了政府10大民生实事项目,民意测评分数也很高,这说明百姓非常关注,也看到了进步。”市人大代表、上城区望江街道城管科余虹认为,今年农饮水加入的二次供水改造子项目,涉及部门多、专业性强,尤其高层小区完成改造的占比不高,挑战着实不小。“希望今年能汇集合力、排除万难,确保现有存量中的小区愿改尽改。” 市人大代表,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杨英英则高兴地看到,今年,实施145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60家星级“残疾人之家”入选了市政府10件民生实事项目。她表示,多年来,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为全面提升城市无障碍环境品质,制定了《杭州市“迎亚运”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今年,市残联将继续提标扩面提升残疾人家庭生活质量,在全市已建成168家“残疾人之家”基础上,确保不折不扣完成60家星级提升计划。同时,对重点问题、重点场所和行动不便者生活、工作密切相关使用频率高的场所进行督查,确保城市无障碍提升改造的质量和进度。 10件民生实事项目 1 卫生 新建市本级生物安全加强型二级实验室1个,区、县(市)疾控机构实验室实现核酸检测全覆盖,全市新增负压救护车30辆。 2 饮水 提升40万农村居民饮用水标准,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90%以上,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同质饮水;实施100个老旧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3 厨房 建设城乡放心农贸市场52家、农村家宴放心厨房80家、中小学和等级幼儿园食堂智能“阳光厨房”330家。 4 小区 实施300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小区环境、配套服务以及智慧安防、消防设施等方面综合改造提升;加快既有住宅电梯加装,以物业综合管理为重点,建设100个“美好家园”住宅示范小区。 5 交通 调整优化地铁配套公交线路45条;全面收官高品质“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新改建农村公路330公里、农村港湾式停靠320个、农村物流服务点170个。 6 文化 新建400家以上农村文化礼堂,基本实现五百人口规模以上村全覆盖;组织1500场以上文化惠民活动进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建成的农村文化礼堂惠民服务全覆盖。 7 教育 新建中小学、幼儿园70所,新增学位6.2万个;新增城镇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安装空调的教室5850个,教室空调覆盖率分别达到95%、65%以上;新增50家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新增托位1500个,组织100场以上进社区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教育培训。 8 养老 建设镇街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家,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000张,开展1070户经济困难、高龄、失能失智、独居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9 助残 实施145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60家星级“残疾人之家”。 10 环保 新建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500个,新建大件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和清运商业街40个、生活小区40个。(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