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高峰时段也是物流司机休息时间,参与车网互动,我不仅成为了‘能源公民’,还额外赚了笔收入。”近日,在杭州萧山区钱江世纪城公园V2G充电站,吉利新能源重卡司机李传彪遇到了让他十分欣喜的好事。两个小时,他的车放电120度,240元补贴迅速到账。
据悉,他这辆重卡配备130千瓦时大容量电池,搭载甲醇增程器,行驶或停泊时都能将甲醇燃料转化为电能,可持续放电高达2000度。
这是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首次在萧山、富阳、临安三地同步开放V2G响应,启动规模化车网互动实测。车主通过“e充电”APP签约V2G功能,即可在用电高峰让电动汽车反向送电,助力城市能源稳定供应。
近年来,杭州大力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推进交通运输装备新能源化。截至6月底,主城区公交车100%新能源化,出租车(含网约车)新能源化比例达8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25.29万辆、居全国第五,绿色出行分担率达74.5%。
“电网公司通过有效利用用户侧资源,将可调能源纳入超大城市能源管理体系,保障电网供需平衡,实现安全经济运行。”杭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纪前表示。
按电动汽车10年寿命测算,一辆电动汽车全周期充电约500次,而国家规定动力电池电芯循环使用次数超1000次,实际动力电池电芯设计寿命高达3000次以上,每辆电动汽车全周期有超2500次电池充电次数可参与“车网互动”,能源调节潜力巨大。
杭州在车网互动领域早有探索——去年7月,杭州供电公司试行“车网互动”反向放电、换电模式。今年6月,杭州市政府在浙江省内首个出台市级补贴方案,明确迎峰度夏(冬)期间参与V2G充电桩放电的充电场站,最高可获2元/千瓦时的顶峰放电补贴。
此次参与实测的有5处充电站、24个V2G充电桩,共有73位新能源汽车车主参与,总放电量达3168千瓦时。按3匹空调一小时电量约为2.5-3度计算,相当于为1000多户家庭提供1小时空调用电。响应结束后,系统自动结算补贴,全量直接发放给车主。
在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负责人马闯看来,此次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实现多地联动、多品牌车型和不同场景车主共同参与,对构建智能、有韧性的城市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为城市能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截至目前,杭州供电公司持续加快充电设施网络建设,在杭州所辖13个区县已建设运营700座充电站、8010台充电桩;在高速服务区建成27座充电站、410台充电桩。同时推出“e键启杭”服务,实现191个乡镇(街道)充电设施全覆盖,基本形成“城市五分钟、城乡半小时”城乡一体化充电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