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算法与人类文明的脉搏相遇,新时代的公民道德素养该如何与城市文明内核共舞?日前,一场聚焦这一时代命题的思想碰撞——“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公民文明素质建设”座谈会在杭州高新区(滨江)智慧e谷热烈开讲。会议由杭州市社科联(院)主办。
会议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探讨数据驱动时代的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旨在为杭州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凝聚智慧力量。市社科联(院)、高新区(滨江)相关负责人,人工智能伦理、社会学、传播学、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基地代表齐聚一堂,不同领域的思想火花在座谈会中碰撞交融。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使命担当。“目前,高新区(滨江)正全力加速抢占人工智能产业的制高点。如何在奔涌的数据洪流中守住诚信底线,在呼啸的技术浪潮中彰显人文关怀,打造数字文明这道独特的社会景观?我们一直在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高新区(滨江)相关负责人坦言,高新区(滨江)在推动数字技术向真向善向美、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风尚等方面需要扛起重要责任。
与会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各抒己见,精彩发言接连不断。从算法的透明性与公平性如何筑牢社会信任基石,到AI技术怎样为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从公民文明素养在数字时代的提升路径,到技术如何巧妙赋能社区治理温情,再到网络空间社会责任的构建之策……专家学者探讨找到人工智能从“技术智能”向“文明赋能”转化的密钥,让其真正服务于公民道德建设与城市文明提升,确保技术发展始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他们达成共识: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伦理底座,“诚信”是数字社会顺畅运行的底层逻辑,如同空气般不可或缺,“感恩”则是维系社会关系的情感纽带,让冰冷的技术有了温度。
“数据与算法主导的时代,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正给公民道德、城市精神文明及核心价值观培育出一道道全新的考题。”市社科联(院)负责人表示,杭州在AI浪潮中要勇立潮头、勇担使命,而社科工作者更要精准把握AI引发的研究范式变革逻辑,当好文明根脉的守护者、技术人文的摆渡者、未来文明的瞭望者,秉持“真、情、实、意”的初心,推动文化建设“八项工程”走深走实,为杭州以人文精神点亮数字文明时代贡献社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