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 “人大有请” 请出基层民主新气象
时间:2025-08-06 11:11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5.jpg


萧山区人大常委会在蜀山知书馆开展“人大有请”之“青年话民主”活动。


6.jpg


盈丰街道的青年咖啡议事厅。


7.jpg


市民群众参观萧山区人大代表联络总站。


8.jpg


“建议组建‘新农人联盟’,通过帮扶机制和资源共享,提高新农人创业成功率”“能否为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设立职业晋升通道”……今年5月,在位于蜀山街道的知书馆,一场由萧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人大有请”之“青年话民主”主题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技能人才、新农人、新就业群体等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代表,与区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人才办、人力社保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负责人,以及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共聚一堂,围绕“青年乐业”的主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并现场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回应。

“00后”美容师、杭州市C类高层次人才鲁家琦在活动现场带来了身边年轻人关于技能人才培养、人才评定的相关疑问。“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人大有请’活动,得到了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的答疑解惑,不同于讲座、宣讲,这样的形式很有互动性,让我们看到了民生关键小事得到解决的过程。”

活动结束后,针对青年们在现场提出的意见建议,区人大常委会逐一记录在册,并形成专项报告,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如何进一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萧山区人大常委会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所谓民主,就是要让群众都能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的意见。”萧山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秉持这样的理念,区人大常委会尝试在民生实事督查、专项调研等环节中邀请普通市民一同参与,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2024年10月,区人大常委会在总结近年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人大有请”民主实践品牌,并精心设计logo和动漫IP,制作品牌发布动画短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广。每次开展“人大有请”活动前,都会通过“萧山人大”微信公众号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发布线上报名链接,邀请广大市民自主报名参与,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中。

截至目前,萧山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人大有请”已开展各类协商议事活动770多场,有超过1万人次参与到其中,老旧小区外立面脱落、社区公园缺乏长效管理、城市道路破损断头等多方面民生难题得到落地解决。


让民主过程更易参与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大工作活力之源。萧山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积极探索,不断丰富人民群众参与人大履职实践的方式和渠道,围绕“来体验”“来监督”“来协商”三个热词,将民主理念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生动实践。“‘人大有请’,其核心就是打开人大的大门,把群众请进来。”萧山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体验”通过设立“人大开放日”,把群众请进来,走进人大各类会议现场,参观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近距离感受人大工作的氛围和流程,不仅让群众对人大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增强了群众对人大制度的认同感。

2024年8月,在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会上,受邀的10名萧山中学学生和2名自愿报名的市民在旁听席一边聚精会神聆听,一边做着笔记。“第一次旁听这样庄重严肃的会议,让我对书本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了更为具体的理解和感受,其实民主就在身边,可触及、可感知,更可以参与其中。”萧山中学学生雷雨琦说。

“来监督”引导群众参与到代表建议办理、民生实事推进、代表述职评议等人大监督工作中,可以对办理过程进行监督,并对办理结果进行评价,在群众感受到自己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的同时,也让人大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2024年10月17日,在萧山区城厢街道百尺溇社区,区人大常委会对区政府2024年“环境提升”民生实事项目展开督查,与往常不同的是,除了部分人大代表,这次督查还通过“人大有请”邀请了该社区两名群众一同参与。

“外墙上的各种线路可以再整理整理,既美观也安全。”“地面车位设置要尽快落实划线,加强管理。”大家围绕社区环境提升提出一连串建议,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不少路过的社区群众加入,街道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了相关问题,并承诺限期给出实施方案。“有关部门能直接了解到我们的需求并做出回应,有助于问题尽快解决,希望这样的活动能一直延续下去。”市民李先生表示。

“来协商”依托全区“1+82+X”的代表联络站点体系,邀请群众参与到立法征询和常委会重点议题、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民主协商中来,群众可以在“站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与代表和相关部门面对面交流,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群众的声音被更原汁原味地听到和吸收。

“每次走路的时候都提心吊胆,尤其晚上光线差的时候,生怕被车撞到。”在一次“人大有请·来协商”活动中,区人大代表杨建东从选民处了解到姚家岸家园南斑马线未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情况,他立即通过“民声e”提交相关建议。

围绕这条建议,区人大常委会监察和法制司法工委邀请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与新塘街道相关负责人来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后,确定了改造方案。短短几个月,不仅斑马线装上红绿灯保障了行人安全,道路中间的部分隔离带也被拆除,方便小区车辆出行,社区居民对此纷纷点赞。


让民主声音化为民生

“‘人大有请’不仅仅是请群众沉浸式体验民主,更重要的是推动‘民情—民意—民智—民生’的链式转化,真正做到让民生跟着民声走。”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为此,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完善民意采纳机制,将群众诉求转化为闭会期间的代表建议,纳入常委会审议意见、主任会议建议清单,通过人大向党委请示报告、向政府流转交办,推动民意真正被采纳。

在2025年萧山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征集过程中,全区23个镇街平台依托“人大有请”开展专题协商议事活动,共收集到涉及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建议60余条,区人大常委会整理汇总成7方面14条建议交政府相关部门研究。“今年,萧山首次将‘青年发展’单列为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就是来自青年群体的建议。”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萧山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经全体区人大代表票决,“‘青年发展’在萧山”以全票通过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现了由“民声”到“民生”的跨越。

在建议办理的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不仅组织人大代表、选民群众共同监督,还邀请他们对办理结果进行评价,形成“群众点单—部门办理—共同监督—结果反馈—群众评价”的工作闭环,进一步加强民智转化力度,让源于民心的建议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支点,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金山幼儿园北麓园区(山北幼儿园)是2024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开园前的开放日活动中,许多家长对门口的道路提出了疑虑,“找了半天才找到进来的路,路面很破,东西向还是断头路,车子开进来都没法掉头。”为此,区人大代表、金山幼儿园园长孙丽萍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了打通金山幼儿园北麓园区(山北幼儿园)进出主干道的建议。

区人大常委会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推进,并组织人大代表、家长代表现场督查,充分考虑家长提出的接送上下车点、电瓶车安全等问题,仅两个月时间,相关道路就实现了通车。在此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还由点及面,实地排摸了全区107条建成未移交道路情况,通过“人大有请”平台收集相关意见建议,推动区政府开展市政道路“百日攻坚”行动。


让民主成色更加鲜亮

“‘人大有请’,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让‘有事找代表’‘有事找人大’这一观念在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4年,依托“民声e”基层单元系统、代表“亮码”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数量较往年增加约18%。

“人大有请”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原则,积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地方事务管理。围绕“流动摊贩”整治,向全区发放问卷10.3万份,协商提出了“疏堵结合”思路,整治成果满意度达95.1%,实现决策与民生共振。

为进一步提亮“人大有请”的民主成色,萧山区各镇街(开发区)积极响应,组织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成员、居民群众和相关部门围绕民生关键小事开展常态化协商,派生出盈丰街道的“青年咖啡议事厅”,用“一杯咖啡、一场议事”的方式,引导青年人才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临浦镇的“三元茶馆”,找回老底子吃评茶的习俗,让“民主”的茶香芬芳四溢;义桥镇的“‘渔’你议事·半月谈”,从5403户居民中寻找民意的最大公约数等一批民主实践子品牌,共同绘就民主美好图景。

2024年11月,新塘街道汇宇社区召开第二期“汇宇100”居民协商议事会,通过“开放式讨论空间”的形式,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社区书记、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围绕社区环境、公共设施、社区和物业服务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通过投票的方式形成小区需求和问题清单。

“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才能让社区治理充满浓浓的人情味。”汇宇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居民协商议事会,汇宇社区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老旧小区改造、高层电梯更新等多个民生项目,得到居民们的肯定。

下一步,萧山区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提升“人大有请”的品牌影响力,扩大群众参与人大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创新实践,着力营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萧山生动实践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