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风景名胜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开展
时间:2025-08-04 10:18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文明的无言史诗,承载着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记录着社会变迁与文化交融的轨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

近日,“西湖印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在钱王祠依光堂开展。此次展览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遴选西湖景区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与阶段性新发现普查成果,集中展示景区文化遗产保护成效,将持续至8月30日。

文物普查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新时代,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对文物保存提出了新挑战,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适应新形势、新技术的必然要求。此次普查运用数字化、卫星定位测绘等先进技术,全面核查文物保存状况,加大对文物资源的排查,进一步构建更全面、更精准的文物管理体系,为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杭州文脉浩瀚、西湖千载流芳,此次普查不仅系统梳理西湖景区内文物资源的保存状况,更为西湖文化遗产的精细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彰显西湖“千年文化名湖”的独特魅力。

此次展览以文物普查概述、复查和新发现为主题分为三大板块,其中复查和新发现两个板块分别以文物等级和文物类别为纲,各选取二三十处代表性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展示。展览集中展示了西湖景区文物普查目前最新的阶段性成果,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从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到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每一块展板都凝聚着普查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与专业智慧。

做好文物普查的宣传、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景区以此次展览为窗口,通过实物展示、文字介绍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文物普查的价值,激发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让更多市民成为文物保护的践行者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