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引领“创新余杭”进阶
时间:2025-08-04 10:58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7月中旬,余杭区云门中心(云城南区“金手指”综合体项目)建设迎来突破性进展:B塔楼高度已突破246米,刷新了西站枢纽区域的天际线。短短10天后,云门中心A、B双塔建设再创新高,幕墙工程也正式启动,预计10月可实现封顶。

这座集摩天总部、凯悦臻选酒店、观景台等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正以肉眼可见的“生长速度”,诠释着余杭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活力。上半年,余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5.79亿元,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7.4%,呈现出“向新向好、加速领跑”的发展态势。

接下来,余杭又将如何进阶?7月31日,在余杭区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余杭提出要建设更多“硬核成果”,让“创新余杭”的名声更加响亮。

具体来说,余杭将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为主要支撑,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变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余杭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产业能级高、创新主体活、创新生态好的“创新余杭”。

这阵仗不仅给余杭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装上了加速器,更将实打实地改变这座城市的模样和大家的生活。

聊到余杭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经济肯定得排头位。上半年,余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当下,余杭正将一个个“单点冠军”连成“热带雨林”——

横向来看,余杭要在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智改数转网联”,健全完善“链长+链主”推进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机制,从而加快科创型企业生产回归、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并在推动“余杭智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数字内容、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重点行业,加快将南湖低空试飞场打造成为国家级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平台,争创省级类脑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

今年,余杭要力争实现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总量超2300亿元;培育卓越级以上智能工厂1家、未来工厂2家,力争全年规上文化企业营收突破6500亿元。

纵向来看,余杭要为未来产业长远发展搭好“脚手架”,加快浙江新型算力中心基础万卡集群扩容,深化“算力超市”、智算云平台,以及“中小学人工智能素质教育实验区”建设,建立一批大科学教育基地和“种子学校”。

接下来,余杭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区内企业、科创平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领域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同时,余杭将加强与浙江创新馆、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合作,布局一批中试平台、成果转化基地,健全科技金融支撑科创新机制,加强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