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用十大成果诠释“友好”
时间:2025-08-27 10:29 来源:每日商报 浏览次数:

“曾经我因为学历低而失去机会,入读‘小哥学院’后,找到了清晰的职业路径。现在工作和生活都更有底气了!”在8月26日举行的西湖区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社会推进会上,浙江开放大学毕业生代表陆书霞感慨道。

2012年,陆书霞从河北来到杭州,干过销售、婚庆策划、外卖骑手,一打拼就是十几年,但她的心里一直怀有一个愿望——提升学历。在得知有机会报考“小哥学院”后,她立马就报了名:“我读的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安排很弹性,可以忙完再看回放。‘小哥学院’给了我很大自信,不管是语言表达还是行事逻辑,我都更成熟了。”

如今,陆书霞已经从一线骑手转岗为行政专员,今年专科毕业后,她还要继续在“小哥学院”攻读本科学历。

像陆书霞一样的“追梦者”还有很多。四年来,“小哥学院”累计招收学员157名,其中33人顺利毕业,6人实现岗位晋升。西湖区总工会为学员提供学费全免政策,今年还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和资助名额。‌这次大会,“小哥学院”还成立了由6位跨领域专家组成的“西‘新’导师团”,从‌课堂解惑‌到‌职场维权‌,从‌技能精进‌到社会融入‌,形成学业辅导、维权保障与社区融入的闭环,助力新就业群体实现学历与能力的双重跃升。

而助力新就业群体成长成才只是西湖区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社会的一个缩影。现场发布的十大标志性成果中,还包括41个党支部、27个群团组织扎根一线,两万多名新就业群体有了“娘家人”;289个暖蜂驿站、35个优惠食堂织就“15分钟服务圈”;全域建成“六大友好单元”953个,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1123名小哥加入“你是我的眼”志愿服务队,诠释“把城市当家”的归属感。

值得关注的是,现场还启用了全省首个“新就业群体诉求服务中心”。据悉,西湖区平均每天收到的新就业群体诉求就有40余件,中心通过线上AI智能归集至线下专窗对接,从“小事快办”到“闭环到底”,真正让“民呼我为”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