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游、徒步让家访沟通更放松
时间:2025-08-25 10:37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5.jpg


蔡明子给学生做“桌游家访”。 


新学年即将开始,前阵子老师忙着家访。在家访中,有老师发现家长挺紧张、挺客套,在老师来家里之前都会专门把屋子打扫一下,还会准备好水果。一位老师总结得挺到位,“那是一种期待里带着负担的氛围,这种氛围下,很难感知家长、学生的真实状态。”的确如此,一些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其实更希望看到有“生活痕迹”的家。

一位“90后”老师直言,看到家长忙着张罗,挺不好意思,“有次我一进家门,全家人出动,正在做大扫除,还一直问我喜欢吃什么水果,先去备好,没想到一次家访要麻烦一家人。”她也直言,完全理解家长的做法,“我自己孩子的老师来家访,我也会去专门打扫一下,想给别人留个好印象,这是人之常情。”

家长的忙活有效吗?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新初一班主任蔡明子觉得,比起卫生,老师更看重家庭的学习氛围,“我会去看学生家里的书多不多,有时还会看到有的学生家里有白板,上面还有些书写痕迹,不一定是讲题留下的,有时能看到其他一些记录。”像这些细节,她家访中非常重视。

也有老师发现,传统一对一家访,家长普遍挺拘束,“老师问一个问题,家长回答,聊不开,孩子在一旁就更拘束了,常常一言不发。”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为了拉近与家长和学生的距离,今年家访老师们想了不少新形式。

像蔡明子就想了个“桌游家访”的点子,她准备了一些学科主题桌游,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约时间地点,学生组队玩桌游,老师和家长在一旁交流,游戏间隙她还会找孩子一对一交流。有些孩子已经家访过,还是拉着家长来参加。

男老师的办法更“硬核”,另一位班主任钭梅杰,带着孩子们一起徒步北高峰,一边和家长唠家常,家长也发现了挺多孩子在家里看不到的细节。

老师这样做是不是图省事?蔡老师说:“如果有家长更喜欢一对一家访,我还是会用老办法。现在这么做只是给家长多一些选择,选择以什么形式进行家访,由家长们决定。”而且她觉得,一对一家访效率上反而更高,“一对一家访做了这么多年,老师们在规划路线、安排时间方面已经很有经验了,快的话半个月就能把班上学生都访一遍。做创新的不可控因素要更多,而且一下和那么多家长聊起来,我自己得有更多储备,难度上更高。所以,真的不是为了图省事,而是探索更适合一部分家庭的家访新形式。”

把学生和家长聚起来做家访,老师考虑的还有“社交”这件事,蔡老师告诉记者,班上有不少学生因为“桌游家访”已经成了朋友,而且家长间聊起各自的孩子,往往能“吐”出更多自己孩子的真实情况,信息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