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群:千度镜片下的光
时间:2025-08-19 10:47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4.jpg


在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明珠残疾人之家,负责人何群鼻梁上架着一副1600度的眼镜,俯身指导一位残疾小伙制作干花相框,神情专注而温和。旁边,另一位学员经她的耐心教导,正小心翼翼地绘制着简笔画。

这是何群无数个平凡日夜中的一个小场景,也是她28年如一日,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真实写照。视力二级残疾虽给何群的世界蒙上迷雾,却从未阻挡她内心光芒的透射——那是一种自强不息、乐于奉献、将困苦化为大爱的美。


在模糊世界中重塑人生

何群的世界并非一开始就模糊不清。她原是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她细心工作的保障。然而,2003年,命运转折猝不及防,何群的视力不可逆转地急剧下降,药液刻度变得模糊,针尖位置难以看清,连量体温都变得困难。最终,她被鉴定为视力残疾二级。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群本可以寻求医院的照顾,调换到相对轻松的岗位,甚至在未来视力继续恶化时申请病退。但何群骨子里的自强让她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份“照顾”。“总觉得心里过不去。”她坦言,“倒不如趁早辞职学点手艺,自食其力更心安理得。”

2006年,何群辞去工作,前往杭州市残联举办的盲人推拿技术培训班学习。这是她人生的第二次启航,在几乎完全依赖触觉的世界里重新定位坐标。学习的艰难可想而知,但她凭借坚韧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来,手上的技艺日益精纯,对力道的掌控、穴位的感知逐渐炉火纯青。学成之后,她开始创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合理的收费,她的推拿店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生意日益兴隆。

深知残疾人就业的艰难,特别是视力障碍者的困境,何群便将自己的店铺变成了希望的驿站和技能的摇篮。她先后招收了十几位视力残疾人在店里学习盲人推拿技术,手把手地传授技艺。“朋友,站直了,别趴下!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只要你对生活微笑,生活一定会对你回报微笑。”这是她对店里的特殊学员,也是对残疾人同伴最常说的鼓励。


万小时不灭的暖流

如果说创业自强是何群对命运的回击,那么持续28年、累计近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则是她内心深处那份善良最温暖的绽放。

1997年,建德团市委吸收何群为青年志愿者,并推荐她加入建德市志愿者巡回服务组织。此后,无论工作如何变动、身体状态如何改变,她做志愿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

“也许因为自己是残疾人,更能感同身受,所以我主要选择残疾人作为服务对象。”何群如此解释。她的身影活跃于各类志愿活动现场——组织带领30余名视障者组成“暖手”服务队,深入全市各地,为市民免费推拿。一张椅子,一块布巾,是她播撒光亮的移动驿站。从社区、广场、公园到乡村,人们总能看到那个戴厚重眼镜的忙碌身影,义务推拿,讲解病理,所到之处暖流涌动。

何群的善行还常常超越简单的“活动”:

得知一位83岁的老人腿脚不便且病情复杂,她坚持每晚利用休息时间上门义务推拿。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即使老人心疼她劳累而婉拒,但深知治疗不能中断的她,依旧风雨无阻,直至对方康复。

听母亲说起邻村一位老人病倒在家,身边无人照料,何群当即前去看望。了解病情后,她决定用中医理疗帮助老人。考虑到每日多次治疗来回多有不便,何群将非亲非故的老人接回自己仅50平方米的家,近一个月时间里如待亲人般照料起居,每日在店与家间至少奔波5次,再晚也坚持给予其治疗,终助老人康复。

大年三十,放下碗筷出门救助晕厥老人;凌晨两点响应求助为产妇缓解疼痛直至天明;长期为双腿残疾者义务推拿缓解病痛……这一桩桩,都是何群志愿服务长卷中一个个闪光的注脚。

这份持续了28年的奉献,在去年结出了更丰硕的果实——何群开办了“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明珠残疾人之家”,为23名精神智力残疾人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庇护所。在这里,她像照顾“托班里的孩子”一样,耐心教他们种菜、种花、做手工,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接纳与关怀。“接下来,还想教他们做推拿,帮助他们自食其力。”何群规划着更远的未来。

如今,当“杭州好人”“亚残运会火炬手”“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等荣誉接踵而至时,何群依然奔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千度镜片过滤了世间的纷繁表象,却让灵魂的微光穿透阻隔,汇聚成足以照亮无数沟坎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