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受暴雨天气影响,全国各地相继出现城市内涝,给公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城市内涝是如何形成的?遇到内涝该如何避险逃生?
近日,杭州消防在侣行杭州基地组织开展了一场城市内涝消防安全实验活动,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直观展现了城市内涝的危害及科学应对方法。
当暴风雨来临时,我们可能会遭遇哪些危险?当我们置身于地下空间时,该如何安全逃生?
在现场模拟的地下车库内,总共有一个台阶出入口和一个斜坡出入口,当车库内水位较浅时,记者仍能较为轻松地走出车库。
而随着地面暴雨骤降,水流如潮水般翻涌,大量积水涌向场内,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速上升,短短几分钟,淹没了整个场地,并逐步向地下车库内部蔓延。
“当地面积水超过一定深度时,极易通过出入口、通风口等部位涌入地下,且积水上升速度快、水流冲击力强,人员逃生难度极大。”侣行素训杭州基地总教官王旷涵说。
此时,若人被困在积水中,不仅面临溺水风险,还可能因水体浑浊、电路短路等情况陷入更大危机。
“这种情况下,我们尽量要选择台阶出入口逃生,因为台阶较平,脚踩上去更加安全稳妥。”王旷涵说。
然而,当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已无法通过出入口安全逃生时,则要用到另一种求生方法——寻找气室。
“当我们在积水环境中遇到四周都是封闭空间,且上方没有排气孔时,这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气室,空间内会有一定的空气保存下来,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呼吸。”王旷涵说。
事实上,城市内涝发生时,除了地下空间,地上空间同样危机四伏,随时都可能碰到“隐形陷阱”。
“砰!”的一声巨响,一股强大的水流力量突然将地面的井盖冲翻,原本的井盖上方的小水柱瞬间蹿至几米高,再过片刻,水柱便消失不见,从远处望去,已无法判定井盖的具体位置。
“这是城市内涝中常见的一种情况,由于排水管道压力过大出现‘气涌’‘水涌’现象。”王旷涵说,真实的积水环境下,可能看不到井盖的位置,人一旦走到井盖附近,就有可能被强大的引力吸住,不小心掉进井盖里。
王旷涵说,在积水路段行走时,务必要远离井盖,尽量选择地势较高、视线清晰的路线,遇不明积水区域切勿贸然前行。此外,还要尽量避免单独行动,最好有两人以上共同行走,以免被湍急的水流冲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