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周末,杭州市东城外国语实验学校的体育馆内欢声雷动。8岁的孙云帆蒙着眼睛,在同伴指引下穿越“迷宫”完成“救援”。这是上城区九堡街道“周末有意思”的活动现场。“玩得开心,还学了急救知识!”户口在河南的孙云帆笑容灿烂。一旁,父亲看着儿子舒展的笑颜,心底涌起暖流——在杭州打拼十年,这份融入的喜悦弥足珍贵。
孙家父子的笑容背后,是九堡街道基层治理的一大课题:30万常住人口中,流动人口高达23万,万余间出租房遍布,11个专业市场内熙熙攘攘……繁荣之下,流动人口融入难、出租商户管理难等治理困境凸显。如何让为城市注入活力的“新市民”真正扎根?
九堡街道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以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关爱为切入点,整合各方力量资源,从“教育赋能、关心关爱、成长守护”三大维度出发,打造“幸福九好”校家社协同儿童健康成长机制,构建覆盖儿童成长全链条的服务矩阵,让流动人口实现“子女快乐成长、家长安心工作、家庭参与共治”,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具体来说,教育赋能体系通过“好好学习”“好好认知”“好好实践”项目,破解流动儿童教育公平与能力提升难题;关心关爱体系围绕“好好玩耍”“好好长大”“好好向阳”项目,弥补家庭陪伴缺失,守护身心健康;成长守护体系依托“好好当家”“好好陪伴”“好好守护”项目,赋能家庭构建健康亲子关系,增强社区归属感。
街道以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为契机,深度联动学校、社区、专业社会组织、慈善力量以及近4000名“九哥九姐”志愿者,形成“街道—村社—网格”三级联动与“未保站、社工站、派出所、学校、专业机构、社区”六方协同体系。该体系打造了共享“房东奶奶”“房东爷爷”品牌,提供接送、托管、菜园实践;设立“长腿叔叔信箱”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联动高校志愿者开设“勇气品格营”“欣赏品格课”等提升综合能力;联合辖区单位设计“小小牙医”“小小银行家”等职业体验活动。
“幸福九好”不仅提供普惠服务,更注重雪中送炭。街道建立困境流动儿童发现、转介、帮扶机制,提供精准兜底帮扶,已排摸困境儿童68名(含流动困境儿童26名)。其中,“暖心桥”项目为突发困难家庭提供最高1万元临时救助及政策链接等服务,2024年以来已救助4户家庭8名儿童;“焕新书桌”项目为60名蜗居的流动儿童送上专用课桌椅。
截至目前,九堡街道累计服务儿童超4.4万人次,开展活动115场次,惠及流动儿童2800余人次,形成了“志愿服务联动—儿童健康成长—家庭稳定发展—社区温暖共融”的良性循环,带动家长从“服务对象”升级为“治理力量”,推动社区从“管理”向“共治”转型。
“别让流动儿童感觉‘人在异乡为异客’,而要让他们成为杭州的‘新伢儿’,把九堡当‘家’。”九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红梅表示,“‘幸福九好’实现了‘从服务一个孩子到激活一个家庭,从凝聚一个家庭到共建一个社区’的治理升级,为超大型流动人口社区的协同治理提供了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