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7月7日,小暑节气翩然而至,预示着炎炎盛夏即将登场。从小暑到大暑,随着“炎值”不断飙升,高温湿热将持续在线。
小暑过后,暑气渐盛,湿气较重,此时我们该如何科学养生?有哪些好的消暑小技巧呢?来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这个阶段的养生重点在于,防暑降温、养心健脾、祛湿清热。”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嫚丽认为,夏季期间,气温较高,应多注意饮食调养,日常养生需顺应时节规律。
从防暑降温上来说,徐嫚丽建议,这个阶段外出时尽量使用遮阳帽、防晒口罩、太阳镜等,同时要注意涂抹防晒霜,避免皮肤出现严重的晒黑、晒伤情况。在室内,则应合理使用空调、风扇,注意适温调节,避免室内温度过热或过冷,还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凉爽、空气流通。此外,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多喝些温开水和淡茶水。
小暑时节,暑热正盛,此时,人容易感到心烦气躁、失眠。“养心健脾,首先就是要保证充足睡眠,白天如果感到疲乏,可适当午休,时间尽量保证在30分钟左右。”徐嫚丽说。平时还要保持心情平和愉悦,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以通过听舒缓音乐、冥想、静坐等方式静心。
同时,小暑前后高温多雨,湿气重,容易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乏力。饮食上,可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比如:扁豆能够健脾化湿;山药可以健脾益气,滋养脾胃。
小暑时节,祛湿清热同样重要。徐嫚丽认为,赤小豆和薏米是祛湿的经典组合,两者搭配煮粥或煲汤食用。
而在清热解暑方面,西瓜、冬瓜、丝瓜、黄瓜、苦瓜等瓜类食物是不错的选择,不仅水分充足,也有助于消除暑热之气。像冬瓜,可以祛湿消肿,苦瓜则能够清心火、解暑热。
另外,盛夏时节,不妨喝些绿豆汤、荷叶汤、莲子百合粥。绿豆是夏季解暑利器,清热解毒又消暑;荷叶则能降脂;莲子能够清火消暑、养心安神,同样对脾胃也有好处,能治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