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畔的“滚烫”警色
时间:2025-07-08 10:54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7月6日,上午8点刚过,西湖边空气如煮沸般灼人,体感温度已无声攀至40℃。杭州交警景区大队虎跑中队副中队长周宇脚踩上柏油路,瞬间就能感觉到鞋底传来的阵阵灼热。

然而,灼热并非暂停键,景区的运转需要时刻的精准护航。此时,周宇正迅速与几名同事汇合,扛起反光锥桶、隔离护栏和醒目的指示牌,弯腰、摆放、对齐,动作迅速而准确。“入夏后,九溪这几个周末都非常忙碌,早上八九点车就开始排队了。为了缓解车流,我们在7月5日至10月8日,每个双休日和节假日的8时30分至19时,实施机动车微循环交通组织模式,即实行单行线,内部车辆均需单向通行。”周宇介绍说。

时间指向8点半,单循环刚刚启动,考验便接踵而至。一辆外地牌照的私家车摇下车窗,司机满脸困惑:“警官,里面怎么走?停车场在哪?要预约吗?”周宇快步上前,俯身靠近车窗,语速清晰而耐心:“师傅您好,九溪景区实行预约通行,您可以在‘云上西湖’小程序上操作。前方大约500米右侧有公共停车场,停好车后步行或乘坐接驳车进入景区游玩。现在这条路是单行线,出来请走另一侧通道。”他一边说,一边习惯性地指向指示牌的方向,汗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滴落,但他脸上的微笑和手上清晰的指引未曾改变。

守护规则,就是守护安全与效率。在单循环路段的中间位置,一辆出租车突然停下,几名提着行李的游客拉开车门准备下车。“师傅,这里不能下客!请开到前方指定的即停即走区!”周宇快步上前,向一脸茫然的乘客解释:“这里是单行车道,下车很危险,也影响后面车辆通行。麻烦你们再往前开一小段,有安全区域上下车。”乘客理解地点点头,出租车重新启动。此时,周宇后背的警服已被汗水完全浸透,湿漉漉地紧贴在背上,他只是简单抹了一把脸,马上走回岗位。

汗水是流淌的辛苦,但转身的背影,却写满了不容动摇的坚守。

太阳爬升的角度继续变大,热浪层层叠加,路口成了个移动桑拿房。周宇站在斑马线中央指挥交通,腰间的小风扇正呼呼转着,把衬衫吹得鼓鼓囊囊——杭州交警为路面执勤警力配发了风扇、冰袖、清凉坐垫、清凉背心、防暑药品等“清凉五件套”,在这样的高温下,这些装备是关怀,更是支撑他们在高温战场上持续作战的无声力量。

“警官,喝瓶水!”一辆杭州牌照的SUV在路口停下,司机摇下车窗递出矿泉水,正在钱江一桥桥北路口进行单双号分流检查的虎跑中队TPTU队员罗凯旋正专注地观察着路况,闻声愣了一下,刚想摆手谢绝,对方已经把水“扔”到了他手上,扬长而去。“最近在执勤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这样的善意。”罗凯旋被晒得通红的脸上,嘴角微微上扬,这瓶水的滋味,已远非简单的解渴,更坚定了守护的信念——他们的付出,被看见,被理解。

当白日的烈焰终于收敛了锋芒,西湖的水波温柔地泛起粼光,映照着绚烂的晚霞。周宇、罗凯旋和他们的战友们,终于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脱下警帽,发际线处是清晰可见的汗碱;警服上深深浅浅、层层叠叠的汗渍,是烈日盖下的特殊印章;那被汗水反复浸透又晒干的布料,硬邦邦地记录着每一寸阳光的重量和每一分钟的坚守。

高温下的西湖,是游客眼中的诗情画意,更是交警脚下的责任热土。在西湖景区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大屏上,各主要路段的温度如同滚动的红色警告,触目惊心:灵隐路51.2℃,北山街48.7℃,杨公堤50.1℃……每一个跳动的数字背后,都是滚烫的柏油路上,一个个如钉子般站立的蓝色身影。

据大队统计,入夏以来,西湖景区日均出动警力280余人次,快速反应、疏导保畅,有效应对各类交通警情。就是在这样的“烤”验中,汗水滴落蒸发,数字悄然累积,唯一不变的,是那抹深蓝在热浪中的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