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空中作业的无人机装上了会思考的“大脑”?来自天目山实验室的王鑫团队解决了这个难题,研发了目前全球唯一可落地的无人机具身智能产品。这项科技创新来自团队的硬实力,也得益于杭州科创平台提供的专业服务。
在杭州,像王鑫这样的科技创业者有很多。他们技术不错,但在转化阶段却面临着招聘难、看不懂政策、需要各类应用场景训练大模型等问题。如今,他们都拥有了科技成果转化专属“助跑团”和“服务包”。
日前,杭州市“双十平台”“助跑计划”动员会举行。会上,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对该计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双十平台”是指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等高能级省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这些科创平台中,蕴藏着改变产业格局的“金种子”。
科技成果转化绝非从实验室到市场的简单跳跃。如何让科技创新“种子”在杭州生根发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这正是杭州推行“助跑计划”的核心目标。
“助跑计划”将围绕科技成果的孵化、发掘、培育、对接、落地全过程。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双十平台”引进省级以上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100人,催生高价值发明专利1000项,落地杭州转化科技成果100项。
同时,市科技局会同市投资促进局牵头构建了“1+3+N”的“助跑团”。这个“助跑团”阵容相当强大:由市科技局会同市投资促进局牵头构建,由市委金融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审管办等多部门(机构)组成,集“科技工兵+科技红娘+科技店小二”于一体,全周期“陪跑”科技成果转化。
此次动员会上,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还发布了《“双十平台”政策服务包》,旨在帮助非政策专业人士,快速、精准地匹配适合自身发展,尤其是所在区域的政策支持,以此提升平台的成果转化效率与早期项目发掘培育能力。
服务包聚焦高能级平台发展核心需求,整合了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成果转化首选地政策以及技术合同登记等多方面政策资源,并标注了相关区域和联系方式。
在线上,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将以电子汇编的形式推送给有需求的平台;在线下,该中心为每个平台配备专属对接人,实时跟进并反馈平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