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各镇街、各部门开展排险、加固工作。
工作人员开展重点污水管线夜间专项巡查。
临安供电公司运维人员检查主变设备的运行状态。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来势汹汹。为应对台风可能带来的影响,我市各部门单位提前部署、科学应对,未雨绸缪查隐患、严阵以待保平安,多措并举织牢织密防台防汛“安全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务
消淤40余处 河道预降预泄
市水务集团及下属各区域公司闻“风”而动,提前准备,全力保障各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在制水保障方面,集团下属各制水厂加强防汛关键点位的隐患排查工作,并根据汛期特点,强化水质监测,加大原水、过程水、出厂水的检测频次,保障出厂水水质安全。
在污水输送方面,集团在江北主城区对重点污水管线开展夜间专项巡查,累计发现并消除淤积堵塞点位40余处,确保污水管网在汛期的安全与畅通。各污水处理厂也加强了工艺运行管理,保障在大流量进水的同时,出水水质能稳定达标。
在河道排涝方面,集团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对龙山河、中河、东河、贴沙河、古新河、西溪河、信义河等河道进行了预降预泄,确保河道保持低水位运行。此外,集团还对河道两侧的绿化树木、救生设施、亲水平台等进行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城西南排工程九曲洋港工区正处于盾构机掘进的关键时期,为此,集团还组织专业力量对施工构件、围挡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检,并紧固龙门吊等大型设施,清理排水通道,确保工程安全有序推进。
电力
加强巡检力度 及时排查隐患
为应对台风“竹节草”,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第一时间组织专业运维人员对重点输电线路、变电站及配电站房等核心电力设施开展特巡特护,清除线路周边的漂浮物和超高树竹等潜在隐患,提前对杆塔进行加固处理;组织各基层供电所对辖区内低洼配电站房展开全面巡视,着重查看配电房的防水封堵状况,对排水泵的运行状态进行测试,并在关键位置增配防水沙袋;依托智能监测系统,结合人工巡检的方式,全方位筑牢防风防汛电力安全屏障……“一共部署了抢修队伍14支、抢修车辆14辆、抢修人员42人,确保在台风期间能迅速应对并高效处理各类电力突发状况。”萧山供电公司运检部专员查浩介绍。
在临安区220千伏青云变电站内,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运维人员有序开展防台风特巡工作,他们手持红外测温仪,仔细检查主变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架无人机在高空盘旋,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全方位巡检……作为临安电网的重要枢纽,青云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城区数十万居民的用电安全。
临安地理环境特殊,天目山作为省级暴雨中心,是此次防台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临安供电公司制定了周密的防御方案,特别加强对天目山东关、西关等重点山区的巡检力度;运维人员采用“无人机+人工”的立体巡检模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配电线路开展特巡,并对薄弱杆塔进行加固处理。
当前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期,临安供电公司还对天目山、大明山等地的民宿、农家乐开展了“拉网式”用电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漏电保护装置、室内线路敷设以及应急电源配置情况,现场整改私拉乱接等安全隐患;同时推行电力抢修驿站模式,在异常天气预警下,人员、车辆、抢修物资提前进驻电力抢修驿站,配网故障就地、就近处置,切实提升抢修效率;此外,与区应急管理局、气象局、水利局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现气象预警、水文监测和电力调度实时共享。
城管
防汛人员全部在岗 防汛物资提前布置
面对严峻的防汛防台形势,杭州城管系统早早行动起来:7月28日19时,按照市防指的安排,把防台应急响应升级为Ⅳ级,并部署相关防御措施;7月29日18时30分将防台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后,全市城管系统迅速进入实战状态,紧盯关键环节,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第一时间下发工作提示单,要求各区、县(市)的城管(住建)局和直属单位高度重视,一层一层把责任压实;各级领导干部冲到一线指挥,严格按照“1833”联合指挥体系的要求来做,确保指挥系统高效运转;防汛人员全部在岗,同时加强值班力量,保证信息能及时传递,一旦有情况能快速响应。
城管工作人员还在全市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消除各种隐患。重点检查下穿立交、桥涵隧道、高架道路、地下空间等城市内涝风险点,以及户外广告、路灯、绿化、灯箱等设施的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九溪、进龙河、梦溪街等30处容易积水的地方,以及65座隧道和93座下穿道,落实“一点一方案”和专人看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需要的设备物资和应急处置办法,65座隧道和93座下穿道都装了封道杆、水位警戒标线、水尺和监控,为应急处置做好准备;持续排查城市供水、燃气、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的隐患,仅29日一天就出动巡查、抢险人员1987人次,各类车辆314车次。
此外,全市城管系统各种应急抢险力量,如负责排水、桥隧、景观、环卫、数字城管、轨道公用的队伍,已提前集合,进入待命状态;对排水泵、防汛挡板、发电设备、防汛沙袋、支撑杆、应急灯等关键物资和设备都进行了清点、检查和补充;还准备了45台前置大功率泵车、390台各类应急水泵,并将这些物资分散在各个应急仓库和点位。
西湖景区
停船避风 支树防倒
29日中午,随着湖面风力加大,西湖水面上的自划船、自开船以及手划(摇橹)船已全部停止经营,回港避风。
为了保障市民游客出行安全,西湖景区严阵以待,加强重点领域防范,对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城市内涝、地质灾害点、小流域山洪、旅游景区、船只运行、危旧房、在建工地、道路边坡、文保点等重点风险领域进行排查整改;排查沟渠、排水管道、沟渠格栅等排水设施,做好清淤清理,落实重点区域一点一方案,做好道路巡查及人员值班值守;加强景点、嬉水点、临湖桥梁、严重积水路段的管控,视情提早封控封闭关停,增派管控安保力量;开展树木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排除潜在危险,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目前已重点对西湖沿湖、主要道路风口的树木进行支撑,累计支撑4777株;落实重点区域人员装备预置,出动人员75人、排涝车4台,在九溪、进龙河沙场、虎跑路小天竺涵洞备勤待命。
景区温馨提醒:台风期间非必要不出门,前往西湖景区的市民游客,请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和天气变化,远离临水临崖等危险区域,注意人身安全。
钱塘
26个重点工地760人全撤离
29日晚,随着市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在钱塘区,一场涉及全区防汛抗台重点工地人员的转移行动也随之启动。当晚,该区7个街道26个防汛抗台重点工地共760人就全部撤离完毕,其中部分人员进驻安置点;除重点工地外,钱塘区还对老旧房和农业大棚这两类风险区域进行人员转移,截至29日晚22时,已完成163人安置转移。
临江街道是本次防汛抗台重点工地转移中工地数量和转移人数最多的,需转移工地5个,转移人数309人。“我们项目一共撤离了125人,回家及自行安置的有60人,其余65人已经全部转移到安置点。”临江科创园三期项目负责人李晓康介绍。
同时,钱塘区各安置点管理单位积极行动,确保临时安置点通风良好,并提供了必要的用水用电设施。各项目施工单位也在持续跟进,为工人们提供充足的饮食和住宿保障,让他们在风雨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