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运河边的小河公园三号仓库里,一场场红色主题的“沉浸式”话剧上演,在这里看话剧,观众不再是简单受众,观众与舞台之间无形的墙被彻底打破。
“传统的戏剧演出往往是观众坐在台下,以旁观者的视角观看舞台上的表演。而在我们沉浸式话剧中,观众自踏入演出场地的那一刻起,就仿佛穿越时空,以话剧《燎原》为例,古老的电线杆、斑驳的墙壁,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那个战争年代的浓郁的气息,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剧情。”沉浸式剧场的运营方,同时也是《燎原》等一系列沉浸式话剧的开发方杭州有耳文化创始人郁敏介绍。
不过,线下演出的触达率毕竟有限,郁敏想着如何让优秀的作品传递给更多人。于是,“七一”来临之际,沉浸式微短剧《燎原之重回1938》也正式上线了。该剧突破红色题材传统宏大叙事,以现代青年视角走进抗战年代,主角是一位怀着疑问和期待的剧场观众,创新采用“梦回+无限流”叙事结构,通过艺术化展现抗日战争隐蔽战线上的相关故事,传扬英雄精神,营造了一场从2025年回溯到1938年的跨时空对话。
“市场反响好的作品,我们做了进一步改编,这种沉浸式表达不仅保留了话剧《燎原》原有的推理结构,也适配了微短剧所需的节奏感与中心性。每一集都是一个情节单元、一个线索推进,同时也强化了对观众情绪的控制节奏。”郁敏说。
据悉,该短剧一共17集,总投资260万元,6月24日在Z视介、红果短剧等平台同步首发上线,在红果短剧平台仅24小时就突破2810万热度。郁敏说:“我们这部剧的总投资与一般微短剧相比,相当于电影与电视剧投资的区别,不论是场景、画面还是后期制作,都堪称顶级。”
从沉浸式戏剧《燎原》到沉浸式微短剧《燎原之重回1938》,郁敏带领有耳文化的这一跨界转化不仅是一次内容再创作,更是一次形式与观众关系的重塑。“我们目前在演的沉浸式话剧已经有9部,《极夜》《燎原》这些都广受好评,这些剧本都能做为我们后续改编成沉浸式微短剧的素材,打通线上线下流量。”郁敏说。
与大家印象中文化创意企业不同,有耳文化资产并不“轻”,在杭州小河公园、临平InPark潮流街区之外,公司还在苏州、嘉兴等地区运营着沉浸式剧场,“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运营场馆(园区)6个,面积约2万平方米,2024年全年演出场次过千场,是中国小剧场演出的领头羊。”郁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