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精准测量、水分测定、现场称重等环节,由省内多地的粮油栽培专家组成的专业测产团队7月24日宣布:位于萧山区党湾镇梅东村早稻高产高效示范区的党湾沙地家庭农场种植的早稻亩产达819.6公斤!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党湾镇早稻单产的历史纪录,更创下了杭州市早稻单产的新高。
农场负责人、“80后”新农人王军伟难掩内心的欣喜之情,激动地表示:“今年的好收成,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王军伟介绍,此次选用的早稻品种为“嘉育25”,有着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突出优点。种植期间,专家们全程为水稻种植管理提供专业建议和技术支持,为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党湾镇对农田开展的高标准改造建设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经过改造的农田,基础设施愈发完善,灌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早稻生长营造了优良环境。
高产的背后,除了“良种良法”的硬核支撑,还有政策红利的持续赋能。今年3月,党湾镇正式出台《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这也是党湾首个镇级层面的惠农政策,涵盖粮食稳产、产业融合、品牌建设等八大领域,通过“真金白银”补贴和精准服务,为辖区种粮大户提供发展沃土。比如,对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农旅融合项目,镇级配套补助可达10万元;农机装备投资享受区补10%的追加支持;电商销售额超1500万元的本地平台可获5万元奖励。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下,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位于萧山东部的党湾镇历来是农业大镇,拥有2.6万亩耕地,2.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市区两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规模种养经营主体50户。接下来,党湾镇将进一步扩大高产示范效应,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动全镇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党湾镇将继续优化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让更多农户享受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