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闷得慌!”近日,在临平区运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博陆服务站,42岁的沈先生捂着胸口冲了进来。接诊医生刘晓娜迅速为他连接心电图机,结果提示明显异常。刘晓娜当即启动“心电一张网”远程会诊机制,并上传数据请求上级专家指导。仅3分钟,值班专家便作出诊断反馈:“快速型房颤,立即转诊至上级总院心内科进行进一步诊治!”
最终,经及时救治,沈先生转危为安,现已康复出院。
这场生死竞速的背后,是临平区密织的全区急性胸痛救治城乡一体化“心电一张网”。面对心脑血管疾病这一健康“头号杀手”,临平创新构建“1+21+75”三级胸痛救治联盟(以下简称“胸痛救治联盟”)——以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国家级胸痛中心为枢纽,以21家区属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点,以7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末梢,将救治“触角”深扎至城乡。
这项工作通过“诊断共联、通道共用、标准共建、全民共享”的建设,打通了救治“任督二脉”,被列为市级共富试点。具体来看,“诊断共联”破除信息孤岛,让基层检查与上级诊断能够无缝衔接;“通道共用”创新“双绕行”急救机制,能将确诊患者快速转诊至胸痛中心治疗;“标准共建”与“全民共享”则统一了从村社到三甲医院的急救流程,让健康红利普惠城乡。
“胸痛救治联盟的统一规范化流程,不仅治疗快,还让我出院后复诊配药也不用奔波,在‘家门口’的卫生站就能完成。”沈先生感慨。
除了患者康复后的笑容,数据也同样印证了临平城乡“健康鸿沟”的消融。截至目前,临平全区已实现社区服务站心电图机全覆盖,心肌梗死救治平均时间从194.8分钟缩减至约60分钟;200余例由单元转至中心的高危胸痛患者救治成功率达100%。
“未来,我们还将通过多举措提升胸痛救治服务效能,计划到2025年底把‘城乡12分钟急救圈’全覆盖缩短至11分钟,到2026年底把区域胸痛救治平均时间缩短至55分钟,并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患者实现‘先诊疗后付费’100%覆盖。”临平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