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改民生实事取得“半年红”
时间:2025-07-24 10:50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旧改民生实事跑出“加速度”。记者从市建委获悉,今年民生实事任务计划完成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00个,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工132个,完工率66%,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城市更新行动和系统推进‘四好’建设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综合改一次’‘一小区一方案’的理念,从满足居民需求、挖掘空间潜力、推进共建共治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把老房子、旧小区也改造成‘好房子’‘好小区’,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最小单元。”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次改造改得相当好。”上城区紫阳街道二十三坊巷内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工,居民俞大伯领着记者在坊巷内转悠,对新环境的每一点变化都津津乐道。俞大伯口中的“好”,归根结底来源于一个“听”。为了让改造真正落到居民心坎里,项目启动之初,紫阳街道便成立旧改调研队,积极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随后,又组建了由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成员、文化特派员等组成的专项监督小组,全程参与、全程监督。

实际上,不止紫阳街道,“听民意”已成为杭城旧改中的“标配”。拱墅区武林街道组建红色宣讲团,定期组织学习旧改政策、研讨项目难点,通过政策宣讲会、入户上门,宣传政策、解答疑虑;西湖区文新街道南都社区搭建议事平台,设立“民情民意接待室”,成立由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组成的旧改工作小组,做到“事碰头、日例会、周商讨、月汇报”;萧山区新塘街道官河社区“官河边”议事,收集旧改意见和建议;余杭区余杭街道挨家挨户、“点对点”宣传加梯政策,“面对面”收集意见反馈……

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胜利新村小区,因房屋建设年代久远、生活配套老旧等问题,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改造共完成立面整治6.28万平方米,翻新屋顶8600平方米,道路白改黑600米,新增非机动车充电车棚14处,打造休憩健身公园675平方米。”西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随着改造完工,该小区昔日旧模样早已不见踪影。

今年以来,像这样“面子”“里子”齐升级的“好小区”接二连三——

临平区临平街道邱山社区工具厂宿舍通过拆除辅房、新增街心公园和休息区、增加停车位、实施强弱电线上改下等,实现小区居住环境、舒适度、安全性的全方位提升;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健安社区健康新村小区创新盘活618平方米闲置室内场地及1876平方米室外广场,将其打造为全龄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闲置资源利用率提升80%,惠及居民3200余人……

杭州的城市更新,步履不停。今年是杭州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据了解,接下来杭州将全力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到2025年底全面改造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让群众早日享受到有完善设施、有整洁环境、有配套服务、有长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谐关系的“六有”宜居小区改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