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在杭州西湖区全力打造之江机器人产业服务港的推进大会上,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浙江分中心、双浦室内外一体化机器人测试训练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标志着之江机器人产业服务港建设取得关键进展,今后力争代表杭州抢占机器人科技和产业制高点、助力浙江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打造国际领先的机器人产业链创新链全链赋能体系。
眼下,西湖区正全力构建“1+3+1”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生态:建设一个中试基地,串联三大驱动平台,形成一个产业引擎。作为长三角首个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环铜鉴湖布局,串联人形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暨应用推广服务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浙江分中心、双浦机器人测试训练场三大驱动平台。该基地打通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品评测、质量认证、场景验证、行业应用等环节,构建“中试研发在基地、检测评定在中心、测试训练在场景”的全链条路径,目标成为国际一流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准生标准制定地、实景训练首选地”。
其中,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暨应用推广服务中心位于云栖小镇,总投资1.6亿元,一期计划今年9月挂牌运营。该平台聚焦原创技术走向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建立“概念验证、产品试制、AI训练、体验展示”四大中心、组建对外公共服务平台和人形机器人中试产业联盟,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进程。
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浙江分中心则通过总部技术授权、标准共享与数据互通,建设全门类、全链条机器人检测与评定分中心,以数据、模型、零部件、具身智能体、应用场景等为检测对象,覆盖智能、安全、可靠、可信、绿色、兼容六大核心方向,可出具国际范围内互认的权威CR认证。“杭州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有优秀企业和良好产业基础,但人形机器人的检测和认证存在不足,浙江分中心的建立将有效补足这一短板。”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田劲松表示。据悉,该分中心将于2025年底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到2027年完成机器人检测300台以上,联合100家以上机器人企业共筑行业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今后机器人也有了更丰富的“实景训练场”——双浦镇机器人测试训练场涵盖石山下矿坑公园4600平方米户外实景测试场及周边1500亩多样化环境,具有“山水林田湖路村”等丰富的实体场景,计划于2025年底搭建室内训练场2000平方米,承接智能机器人实训200台以上,合作头部机器人企业10家以上,举办训练、展演、赛事50场次以上。
自之江机器人产业服务港启动建设以来,以风景优美而闻名的双浦镇,如今再添“科技名片”——吸引了一批机器人上下游企业的关注,3个多月来已经成功落户三家机器人企业,涉及物业服务、农业服务和医护养老等领域。“预计8月底前,矿坑公园核心测试训练场将投入使用,11月计划在铜鉴湖举办机器人能力测试比赛,后续还将打造研学基地。”双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之江机器人产业服务港将全力打造成为西湖区人工智能产业主引擎,预计到2027年底拉动机器人行业产值超100亿元、集聚区内企业100家以上,助推杭州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赛道上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