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探索物业服务新模式
时间:2025-07-22 10:34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3.jpg


用无人机清洗幕墙。


4.jpg


巡扫机器人“大黑”上岗。


在西湖区古荡街道,一场由智能机器人主导的物业服务变革正在上演:无人机灵动穿梭在楼宇间,用高压喷枪清洗幕墙;智能清扫车自主规划路线,高效完成地面保洁;机器狗化身专职巡逻员,实时传回园区动态……这支“空地协同”的机器人“军团”正深入社区、园区,探索科技与民生深度融合的新场景。

毗邻天目里的云州国际园区,有约6万平方米玻璃幕墙,一年需清洗两次,雇用“蜘蛛人”需花费约20万元。“天气炎热,‘蜘蛛人’空中作业也存在安全隐患。”负责园区运营的中宙物业负责人朱晓君简单算了笔账,无人机的清洗效能是人力的三倍以上,成本约能节省20%,接下来用无人机清洗幕墙将在集团运营的近100万平方米写字楼中逐步推广。

“高度在150米内的楼宇都可使用无人机清洗。”浙江梦启文旅科技有关负责人郭健宝说,作为大疆的生态链企业,他们聚焦低空清洗场景,“由于安全、经济,今年业务增量明显。与此同时,公司也和‘蜘蛛人’合作,一起完成平面清洗作业、复杂建筑清洗等任务。”

在蒋村街道,无人机技术被应用在给老旧小区“体检”上。经测试,辖区企业迅蚁天图运用无人机热成像监控技术用20分钟就能完成一幢9层高楼的精准扫描,对空鼓部位和漏水区域的扫描准确度高达90%,为老旧小区施工维护提供保障。

地面服务同样迎来智能化变革。今年4月,来自浙江有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巡扫机器人“大黑”正式在留下街道和家园小区上岗,它每小时可行进5公里,清扫效率每小时达到6500平方米,垃圾箱容量130升,最长可连续作业6小时。看中其出色的工作能力,中宙物业也为云州国际配备了“大黑”,降本增效。“‘大黑’可以替代两名保洁员,每月能节约近万元用人成本。”朱晓君解释,集团还负责运营近百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难以普及智慧化设备,“因此运用它后能使机动保洁团有更多人手保障老旧小区的保洁任务。”与此同时,古荡街道莲花新村和古荡新村还为居民提供了两台外骨骼设备,助力老人行走、爬楼。

西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原野提到,今年西湖区正在开展物业服务提质增效工作,鼓励物业企业与科技公司合作,探索AI、机器人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提升物业场景数字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