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业之力助推低空产业“飞”得更稳更好
时间:2025-07-16 10:51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6.jpg


梦想小镇公共起降场上无人机有序运行。


夏日热浪翻涌,杭州低空经济的发展势头同样火热。

最近,杭州正式“官宣”引入首家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主机制造企业——沃飞长空,全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实现关键突破;6月中旬,杭州城北首个枢纽型无人机公共起降场正式启动建设,助推覆盖杭城的无人机公共垂直起降场“地面一张网”不断加密……

一系列发展成果背后,离不开杭实集团全资子公司——杭州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深度布局和有力推动。作为杭州市唯一地方性低空公域流量平台企业,杭州低空公司以“一平台一张网一生态”为重点,大力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生态培育。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当前,杭实集团正以‘两新融合’为引擎,全速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我们坚信,随着创新理念更坚定、人才支撑更坚实、机制活力更充沛,杭实可以发挥国企作用,为自身产业谋未来,为城市产业升级做贡献。”杭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钮健表示。


从地面到天空,杭州的“低空交通网”正加速成型

下午两点,阳光洒落在梦想小镇枢纽型无人机公共垂直起降场上,随着调度指令响起,一架搭载着快递包裹的无人机缓缓升空,投入到新一轮的低空物流配送任务中。

去年9月,梦想小镇起降场建成投用,可以为无人机运行企业提供无人机起降、充换电、存储等各类地勤服务,由杭州低空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目前,迅蚁科技、韵鸢科技等多家无人机运营企业进驻梦想小镇起降场,并开通了多条物流配送航线供日常运输所需。

在杭州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晨看来,当前低空应用场景尚未成熟,“地面一张网”的建设正是为了提前布局基础设施,推动低空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杭州低空公司已经建成4座公共无人机起降场和1个起降点并投运,今年,我们将朝着不少于10座起降场的建设目标继续前进。”

城市空中交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低空经济要“热”起来,就得让空中能“热”起来,“空中一张网”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

刘晨介绍,“空中一张网”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主要包括通信、导航、气象、监视和安全反制五大系统,为低空安全、有序飞行提供基础支撑;软件主要为杭州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利用一个数据底座,该平台构建起集服务端、监管端、安全端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体系。

当前,杭州低空公司正紧锣密鼓地对杭州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全方位升级,旨在形成飞行服务、监督管理、机场调度、协同运行的能力。

去年底,在杭实集团的建议下,市低空专班在余杭区未来科技城划设了10平方公里试验区,在该区域内0米到600米的空域开展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测试。

“经过几个月的测试,我们通过多模融合算法、设备布点策略等措施,同时融合AI、算力等技术,持续推动低空‘空中一张网’的优化,现在0米到600米的空域已经基本实现了国家对于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以及低空安全监视能力相关的一些测试指标。”杭州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飞行服务部负责人透露。


“链”接更多生态伙伴,构建“空天地一体”的产业生态

去年12月30日,由杭实集团牵头发起并担任首届会长单位的杭州市低空经济产业联合会成立,成为杭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杭州低空经济产业迈向更加紧密合作、协同发展的新阶段,将有力推动杭州市低空经济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刘晨说,目前,联合会成员企业已超150家,涵盖无人机研发制造、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低空教育培训等多个细分领域,行业代表性进一步增强。

除了发挥桥梁作用,把在杭与低空相关的科研、制造、产业、相关部门等生态聚合起来之外,今年以来,杭实集团深化招投联动提升行动,通过资本纽带,全力招引载人eVTOL主机制造企业沃飞长空和无人机制造的头部企业卓翼智能落地杭州,弥补了杭州在eVTOL整机和无人机研发制造等方面的短板。

“作为产业链核心企业,未来,杭州低空公司还将发挥链主引领作用,一方面针对杭州本地低空企业进行产业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招引低空企业落地杭州。”刘晨介绍。

作为杭实集团实施招投联动、产业赋能的另一重要举措,30亿元规模的低空产业基金已正式设立,聚焦“空天地一体”产业生态构建,低空产业基金将围绕低空制造、低空视觉、低空物流、低空数据四大核心领域开展战略性投资,通过投资和招引等多种手段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深度探索低空经济产业融合发展新范式。

“低空经济,经济是核心,低空是手段。”刘晨坦言,作为一家实业投资集团,杭实集团对经济和产业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能够从产业投资、孵化与赋能等多个维度,为杭州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务实、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未来,“杭实系”企业在低空领域的深度联动,也将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