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骄阳竞速: 外卖小哥的“热”情配送
时间:2025-07-15 10:29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出门十分钟,流汗半小时”——炎炎夏日里,热浪无情地笼罩着城市,不少人靠着空调的凉意和便捷的外卖度夏。穿梭在烈日下的外卖小哥,因此成了盛夏里最忙碌的群体之一。

上午7点,西溪银泰城附近已是一片忙碌。外卖小哥张鹏熟练地清点着货品:“早餐三份、可乐一箱……”阳光开始刺眼,他顾不上歇息,抓紧时间把物品装车。高温季来临,外卖小哥的工作时间悄然提前。“早点开工,不耽误大家收货。”张鹏套上冰袖、戴上防晒面罩,揣着清凉油、藿香正气水和灌满凉白开的1.5升大矿泉水瓶跨上电动车,融入了杭城滚烫的街道。

15分钟后,张鹏一口气爬上6楼,完成了当日的第一单。“天气热,饮品类订单特别多。”他边喘气边擦汗,“昨天一天送了60多单,有同事破了百单,整个站点一天能送出去一万多单。”再次骑上电动车,张鹏迎来了送餐过程中的清凉一刻,“热风也是风,风一吹,身上的汗就被带走了。”

中午11点,室外温度近38℃,街道上热气蒸腾。张鹏手机里的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午高峰虽然热,单子也密,想多挣点,就得趁着这时候多跑几趟。”他一边查看手机,一边小跑着穿梭在各个商家取单,几乎没有停歇时间。一小时下来,汗水不断从额头滚下,顺着脖子与衣服融为一体,T恤与冰袖在湿透与半干之间循环往复,后颈部位已晒出明显的“分界线”。

“衣服每天湿了干,干了湿,早习惯了。”对张鹏来说,盛夏里比高温更让人崩溃的是发烫“罢工”的手机,“掉电很快,只能借着等餐间隙快速充一会儿。有时候在户外正接着单,屏幕突然就会卡得划不动。”为了给手机降温,张鹏试过在背面贴上冰凉贴,并在电动车头的手机架旁加装小型风扇,“效果都一般,真希望能有个管用的散热器,让手机在高温天也能稳稳当当工作。”

下午1点多,派送了20多单后,张鹏决定暂时收工,返回驿站吃饭休整。近年来,为了给户外劳动者提供更贴心的保障,杭州不少地方设置了集临时休息、优惠充电、午餐服务、法律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小哥驿站,让外卖骑手能就近歇脚。

推开驿站玻璃门,空调冷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一身燥热。休息区摆放着桌椅,冰箱里整齐码放着矿泉水,墙角的应急医药箱格外醒目。“还有微波炉、Wi-Fi、爱心雨具等,午高峰结束我们都会在这里歇一下,顺便给手机充电。”张鹏指着墙上的服务清单介绍,驿站不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基础服务,还会定期举办法律咨询与健康义诊,“现在的工作环境好多了,也感受到了社会对我们的理解和关爱。”

“天太热,外卖小哥辛苦了”“不急,晚点到也没关系”……张鹏给记者展示了顾客订单的留言,“天气热订单数量多,多数顾客不会催单,送到后还会跟我们说一声‘辛苦了’‘谢谢’,很感动、很欣慰。”

更多社会暖心力量也在为高温天里辛苦工作的小哥撑起一片阴凉。平台通过加码订单奖励、加大新人权益、提供天气补贴与防暑保障等举措,护航骑手跑单;杭城多地推出的“爱心冰箱”清凉补给点里,装满冰镇矿泉水、清凉饮料、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并醒目地标注着“免费取用”字样,成为高温下快递员、外卖骑手等劳动者触手可及的“降温站”。

这些善意不只在城区流转,也走进了乡镇。在临安区高虹镇,13个爱心点位出现在集镇街头,从农贸市场到药房,从超市到理发店——接力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冷饮和休憩服务。还有萧山区新街街道的“共享冰箱”、建德市更楼街道未来公园的“爱心冰柜”……杭州各地为户外工作者设立的“清凉补给点”,正织成一张跨越城乡的守护网,为高温下的“逆行者”送去沁人心脾的“夏日阴凉”。

下午3点,休整后的张鹏再次出发,熟练地将外卖装车,向着下一份期待一路奔驰。汗水从额角滚落,他随手一抹,身影汇入城市奔涌的热流中。灼热征途依旧漫长,但那些街角存放的冷饮、驿站敞开的大门、顾客递来的水以及手机里暖心的留言,正汇成一股股细流,支撑着“城市奔跑者”穿越整个滚烫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