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BA”杭州预选赛东部赛区第三个比赛日,拱墅队两战皆负,却意外成了受关注的“显眼包”。
首战,30分之差惨败上城队;次战,先与西湖队战成平手,终因后劲不足憾负。但赛场内外,这支队伍展现出的坚持、成长与温情,已超越了比分本身。
每一滴汗水都在诠释“拼尽全力”
41岁的卞方超,是拱墅队里最“资深”的球员。城管执法工作之余,篮球是他雷打不动的热爱,“一天不打就浑身不自在”。
首战那天,全家12口人专程到场为他呐喊,这是他打球以来最暖的“后援团”。场上,他用经验串联进攻;场下,理疗、针灸成了赛后必修课,“年纪大了恢复慢,但站在场上就不想认输”。
在上城和拱墅的比赛中,拱墅队27号特警队员刘文宇的突破上篮,让人印象深刻。面对上城队的防线,他一连串变向、加速,动作行云流水,虽未得分,但那份自信与果敢,正是体育精神最本真的模样。而对手黄华波随后用一记流畅快攻回应——这一来一往,是“不怂、敢打”的拱墅队,与对手相互成就的精彩。
每一次复盘都是向成长靠近
首战30分的分差,像一记警钟。赛后,拱墅队的更衣室紧闭了近一小时,球员们复盘攻防。“输了就要认,更要知道输在哪。”球队负责人说,“我们不只是盯着眼前的胜负,更想慢慢攒起拱墅的篮球氛围,一年比一年好。”
次战,拱墅队状态焕然一新,半场命中率极高。“00后”得分手姜凌翔开场便投出好几个三分球,让人惊喜连连。
来自上城的一位球迷在直播的评论区输入:“我支持你!来自上城的拱墅队支持者!”
拱墅队布满荆棘的赛程,对于平均年龄超过32岁的他们来说,每一次进步都会如磐石般坚实。对这支队伍而言,进步不是“赢一场球”那么简单:一次成功的联防配合,一回坚决的快攻推进,都是比胜利更坚实的成长。
每一份牵挂都在编织“共同体的温暖”
更衣室门外,总围着三三两两的家属:有的带着孩子,有的手提伴手礼,等待的时光里,原本陌生的家庭渐渐聊成了朋友。
拱墅队“00后”球员周晋生在一次进攻中突然瘫倒在地,捂着膝盖和小腿,久久无法站起,上城队的8号陈洋立刻跑过来,和拱墅的助理教练一起,把受伤的球员搀扶下场。对手的帮扶,让我们看到了球场友谊的珍贵。
哪怕大比分落后,哪怕进攻频频受阻,拱墅啦啦队始终举着手绘横幅,声嘶力竭地喊着“拱墅加油”。
赛后,拱墅教练说:“我们队的队员平时很少聚在一起打球。我们会努力增强凝聚力,打好接下来的比赛,展现自己。”
因为生活就像赛场,跌倒九十九次后,第一百次直起身子的勇气,最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