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布“家门口幸福养老”十大行动计划
时间:2025-07-10 10:17 来源:每日商报 浏览次数:

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人数累计增长11.61人、率先全国创设养老服务电子津贴“重阳分”……

7月9日下午,杭州召开全市民政会议,晒出过去五年杭州民政工作的“成绩单”,同时,未来五年“工作清单”新鲜出炉,一个个小目标令人充满期待。


锚定“全省示范、全国领先”总目标

杭州将全力打造“六个引领区”

过去五年里,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制定发布了全省首个弱有众扶体系建设规范的团体标准,为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体系提供“杭州样本”。

截至目前,杭州养老机构护理型的床位占比达到71%,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人数累计增长11.61人。同时,我市创新推出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和爱心卡制度,为全省推广提供了“杭州经验”;推出全城通智慧助餐模式,打破户籍限制,根据年龄段为在杭老年人提供5至8折优惠折扣,实现助餐服务普惠化。

记者从当天举行的杭州民政系列改革举措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杭州民政将继续锚定“全省示范、全国领先”总目标,全力打造“老有优养”“弱有优扶”“温暖优爱”“服务优享”“产业优能”“良善优治”六个引领区。

比如,在养老服务方面,将打造“老有优养”引领区。探索智能机器人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缓解一线养老护理员短缺压力。到2030年末,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水平显著提升。

在赋能产业领域,将打造“产业优能”引领区。丰富养老服务产品和应用场景,激发银发消费潜能,探索AI、具身智能在养老产业中的应用。此外,还将促进“婚庆+产业”集聚化、标准化发展,深挖“甜蜜经济”潜能。


到2027年全市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让“家门口幸福养老”照进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会上同步发布。

《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实施“十大行动”,明确到2027年,全市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成熟定型。

以“市域养老服务全城通享行动”为例。未来三年,杭州将优化“全城通吃”服务,拓展“全城通学”服务,探索“全城通游”服务,进一步提升老年人满意度、幸福感。

《行动计划》还提出,将实施“银发经济产业赋能行动”,支持引导各区、县(市)积极争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园,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用品、辅助器具、智能科技等产品和服务,推动银发产业多层次、高质量、集群化发展。

此外,在养老人才队伍能力提升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健全养老人才培养机制,常态化开展养老护理技能培训,加强养老院长培育。探索建立“新八级工”制度,构建与技能等级相衔接的技能岗位评聘制度,提高养老护理职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