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程向东现场演示胃癌影像筛查AI模型工作原理。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约36万例,死亡26万例,死亡人数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三。如能在早期发现并干预,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从35%提升至90%以上。
6月25日,浙江省肿瘤医院联合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了全球首个胃癌影像筛查AI模型DAMO GRAPE。
据了解,该模型首次利用平扫CT影像识别早期胃癌病灶,并联合全国20个中心进行了近10万人的大规模临床研究。
与传统“问卷筛查+胃镜检查”的胃癌筛查模式不同的是,这种胃癌筛查新模式基于“平扫CT+AI”,先用AI对腹部平扫CT检查患者进行胃癌高风险人群初筛,再通过胃镜确诊,胃癌筛查效率大幅提升。据悉,该项研究成果登上了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该模型的最新应用效果如何?论文第一作者、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博士胡灿介绍,研究团队对11名患者确诊胃癌前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AI模型可提前2—10个月发现胃癌。“在前期应用中,我们发现其中1名45岁患者因腹部不适接受胃镜检查,确诊局部晚期胃癌,而该患者6个月前因其他疾病做过胸腹部平扫CT检查,当时腹部未报告有病变。”胡灿表示,他把患者的片子导入AI模型后,提示存在胃癌病灶,“也就是说,如果6个月前就采用AI自动监测,这名患者将在更早阶段确诊,可更早接受治疗。”
目前,该模型的优势已在两家地区医院的模拟机会性筛查试验中得到了佐证:该模型初筛大幅“浓缩”胃癌高危人群,胃癌检出率分别达到24.5%与17.7%,且检出病例中约40%为无症状胃癌患者,为胃癌防治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新解法。
另一方面,平扫CT是体检和门诊常用的非侵入式检查,成本低、效率高,但通常认为不适宜检查胃肠道等空腔脏器。针对这一“痛点”,该模型是如何克服的?
论文通讯作者、达摩院资深算法专家张灵介绍,联合团队突破行业固有认知,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胃癌平扫CT影像多中心数据集,并克服了胃部形态变化大、内部内容物干扰、早期病灶限于黏膜层等挑战。“与此同时,该AI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5.1%和96.8%,相比放射科诊断医生,分别提升21.8%和14.0%。”张灵表示,这让平扫CT首次识别早期胃癌成为可能,也让“平扫CT+AI”在多癌筛查上的应用更进一步。
“再高精尖的根治手术,效果都比不上筛查与早诊早治。”论文主要通讯作者、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程向东表示,该AI模型是重大医学突破,让基于影像的胃癌筛查首次成为可能,“我们已在全国多个胃癌高发区率先部署AI模型,接下来计划向国内外大规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