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然(左)与康复医生交流产品改进方案。
AI自述
洗浴机器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辅助行走机器人……最近,我们机器人家族多了不少新成员。不过,我想你们可能对我还是不太熟悉。其实在“长辈圈”,我的名气已经相当大啦!我主要由三个部件组成:轮椅、站立架、辅助步态训练架,三个部件均采用轻量化设计、能够精准捕捉使用者动作意图、辅助完成站立等动作,设计者还给我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康助侠”!
目前,我的身影主要出现在杭州一些大型养老院和康复机构里,我可以帮助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人和护理人员的负担。结合脑机交互等功能,未来根据实际需求,我还能让老爷爷和老奶奶一边玩游戏,一边进行康复。从社区送餐到登山助力,从康复训练到搬运重物,以后在日常生活里见到像我这样的外骨骼机器人,你们可千万不要过于惊讶哦!
应用场景
为老人群体保驾护航 帮助快递“小哥”减轻负担
去年9月,72岁的孙大伯在家中突发脑梗,手术治疗后进入住院康复期。每天下午,他都要到康复室接受康复。
“这款产品对康复科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如果没有机器人,可能要四五个护理人员帮助他康复。现在只要把孙大伯扶上机器人,他就可以进行步行能力的训练。”和禾医院康复科执业医师马清江表示。
作为“康助侠”设计生产方负责人,牛仁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CEO李牧然对此也十分欣慰。“这个产品具备了一些自我学习的属性,随着你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个设备会越来越懂你。未来我们的定位是服务更多的老年群体,让产品能够进入家里,直接面向消费者。”
在拱墅区的顺丰创新中心,杭州太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在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上深耕多年。5年前,企业创始人梁林超从德国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了拱墅。“当时我们的外骨骼机器人处于研发阶段,像腰手结合搬运的机器人需要一个真实场景,而旁边就是顺丰物流,让我们有更多的实际场景运用,更快地进行测试。”
据了解,公司研发的一款产量比较高的腰手结合搬运的机器人,可以为人提供额外30公斤的搬抬助力,一位二十多岁的女生体验了这套“机械装甲”,毫不费力地举起了五公斤的杠铃片,“太轻松了!”
梁林超介绍,这台机器就是在顺丰物流测试的机器人,经测试,它不仅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腰肌劳损,还可以提升50%的工作效率。截至目前,太希智能已经生产了十多款骨骼机器人,产品在军用、消防应急、国家电网、工业制造领域广泛运用。
e点睛
“真招实策”助企茁壮成长
从手环到戒指,可穿戴智能设备一直是李牧然深耕的领域。作为一名创业者,对于杭州优质的营商环境他有着深刻体会。
“来到钱塘(新)区已经5年了,从材料申报到融资需求,政府一直为我们提供各类服务,而且响应速度非常快。今年我们的二类医疗器械证资质有望获评,我们希望搭建一个线下展厅,企业服务人员为我们推荐了很多地方,让我们创业更加安心。”李牧然说。
梁林超也表示,杭州对于企业科创类企业的扶持力度很大。“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现在我期待的是像‘钢铁侠’一样的机甲外骨骼机器人,目前也在研发中,预计明年可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