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姝玮(站立者)主持“华池汇”商会每月的碰头会。
项姝玮(左)走访菲诺咖啡馆。
社区书记当招商员?社区竟还办起了商会?
没错,就在上城区凯旋街道的凯华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项姝玮有个特别的身份——招商员。
“因为在凯华,几乎每3户就有一位企业家。”她解释道。
成立于2018年的凯华社区,是凯旋街道内唯一的高端商品房社区。辖区内还有同方国际、世茂天玑、绿地商业中心3个商住一体综合体。从“管家式服务”到“朋友圈经济”,这个年轻社区用“微治理”书写着“大作为”的鲜活篇章。
社区书记当招商员
故事要从2022年的一场雨说起。当时有居民反映小区雨污管道未通市政管道,项姝玮在解决问题时展现的耐心服务,让业主记住了这位“能办事”的社区书记。
当该业主在世茂天玑购置独栋时,项姝玮化身“装修顾问+政策指南”,从入驻装修到政策梳理全程护航。出于信任,该业主在闲聊时透露了为自家企业品牌营销总部选址的想法。
捕捉到关键信号的项姝玮立即吹响“招商哨”,第一时间向街道反映。而街道与上城区投促局迅速组建土地专班,开启“全流程保姆服务”:定期实地走访企业、主动协调解决问题、积极推动项目进程……去年10月,杭州菲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4.78亿元竞得景芳三堡单元JG1203-29地块,计划打造总投资超10亿元的品牌营销总部。
“这里既有青年人才的活力,更有政策落地的诚意。”菲诺创始人兼总裁张凯感慨,在意向萌芽到地块成交的两年中,从用地审批到金融支持,政府专班总能想到企业前头。而这次成功案例让项姝玮解锁了新身份——社区招商员。她带领团队通过网格走访、业委会沟通,解决企业诉求146项,实现“小事24小时办结,难事3天反馈”。
“社区招商不是生硬推介,而是从服务中挖掘需求。”她说,社区本身是为居民服务的,“当招商员既希望为街道经济做贡献,更想为辖区居民解决难题。”
商会撬动“大经济”
2022年秋,绿地商业中心写字楼交付,迎来新契机。看着六七位企业家邻居购置办公楼,项姝玮心头一动:何不让这些“卧虎藏龙”的居民共建共享?
“咱们成立一个社区商会吧!”一议激起千层浪。企业家邻居们纷纷响应:“这个主意好!”
2023年,“华池汇”应运而生。这个以华家池地标命名的商会,如今汇聚了40多位企业家,每次碰头会都热闹非凡。一边,企业共享资源、洽谈合作;另一边,街道提供为企服务政策支持……
“现在凯旋是我们的生活圈、工作圈,更是朋友圈。”“华池汇”会长、印乾实业控股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泉溢笑着透露,商会不仅促成多个合作项目,还意外牵成了三四对“企二代”姻缘。
这种深度黏性产生裂变效应:近期,一家信息软件类企业刚从外地迁入凯旋。该企业实控人就住在凯华,加入商会后加深了合作联结,于是决定把公司落户辖区,预计该公司今年营收可达2000万元。
“商会不仅是交流平台,更是招商引擎。”项姝玮说,她的身后,有一整支专业团队支撑——去年以来,凯旋街道由主要负责人挂帅,抽调年轻干部和经济骨干组建经济工作专班,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社区挖掘发现商机,街道专业招商员跟进对接。”
通过以商引商,凯旋形成了不断良性生长的创新创业生态圈。街道“招大引强”专项攻坚组组长王通介绍,今年以来凯旋街道对接的70个重点项目中,26个已落地生根。
从“社区书记招商”到“家门口办商会”,凯华社区用“微管理”撬动“大经济”,为上城区探索出一条“服务即招商”的新路径。如今,这片创新试验田还在不断“生长”——上城区青尚学堂年轻干部“网格走亲、蹲苗历练”专项行动中,28支“青蜂”小队扎进基层一线;在凯华蹲点的年轻干部李凌婧、黄益烽正穿梭于楼宇企业间,通过排摸企业真实诉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为社区商会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拓宽招商朋友圈注入青春智慧,厚植产业生态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