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诸高速公路主线沥青摊铺全面开展。
近日,柯诸高速公路主线建设现场机声隆隆,随着沥青摊铺机匀速推进,后方多台压路机紧密配合,完成初压、复压、终压多道工序。当前,柯诸高速主线23座桥梁、7座隧道及路基等工程主体基本完成,3个沥青摊铺班组正全力推进路面施工。
与此同时,在嘉兴桐乡市,苏台高速(二期)项目同样朝着年内通车的目标进入了全面冲刺阶段。上个月,项目3标迎来全线完工,苏台高速(二期)桐乡服务区在取得施工许可后也已进入建设阶段。
柯诸高速、苏台高速(二期)建成通车后,将补上杭州二绕(杭州都市圈环线高速)最后两个缺口,让这条大环线实现闭环。这对于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的杭州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杭州二绕即将形成闭环
杭州二绕全长272公里,由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杭绍段、湖州段和苏台高速二期、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杭绍台高速、柯诸高速、诸永高速等7个路段组成。
这7个路段中,诸永高速2004年开工,2010年7月22日通车运营;钱江通道共线段于2008年始建,2014年4月16日开通;全长约149.2公里的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于2020年开通,打通了杭州二绕的“西半环”和“北半环”;东半环的杭绍台高速公路于2022年2月10日实现全线通车,与既有的钱江通道在齐贤枢纽衔接。
至此,杭州二绕只剩下柯诸高速和苏台高速(二期)最后两个缺段,分别位于整条环线的东南和东北。其中,柯诸高速北接杭绍台高速,南接诸永高速,全长39.3公里。通车后,从绍兴柯桥城区开车到诸暨城区仅需半小时。苏台高速(二期)由主线和联络线组成。其中主线长度24.5公里,北起申嘉湖高速练市枢纽,南接钱江通道北接线骑塘枢纽。联络线长度19.5公里,东起苏台高速主线上的凤鸣枢纽,向西与已建成的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相接。
目前,这两个项目均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且明确提出2025年内建成通车。届时,杭州二绕将形成闭环。
杭州二绕成环后将进一步提高分流效应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车流量屡创新高,经常处于拥堵状态。在杭州都市圈环线高速主体路段杭州绕城西复线开通前一年,杭州绕城高速日均车速仅为57.3公里/小时,全线9个互通54个方向的饱和度为0.72,其中三个方向互通饱和度大于1.5。
杭州绕城西复线开通后,日均自然车流量3万辆,其中货车占比约44%,有效缓解了杭州绕城高速的拥堵问题,大大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部分过境杭州的车辆,不用驶入车流量较大的绕城高速,就可以快速穿过杭州。而等杭州二绕完全成环后,这一分流效应将进一步凸显。
同时,杭州二绕也将进一步促进杭州都市圈的经济联系。这条环线串联起了德清、柯桥、诸暨、桐乡等多个杭州都市圈节点县市。诸暨的珍珠产业、柯桥的纺织产业、德清的生物医药等都将受益于杭州二绕的打通。柯诸高速建成后,从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或诸暨的珍珠小镇出发,15分钟即可上高速。
杭州中环将于2027年基本建成
除了今年即将开通的杭州二绕,杭州第三条环线——杭州都市区中环(简称“杭州中环”)正在加快建设。《杭州加快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7年基本建成杭州中环。
杭州中环位于杭州绕城高速与杭州二绕之间,规划全长264公里,其中杭州段总长214.1公里。项目途经杭州(余杭、临平、钱塘、萧山、富阳5区)、绍兴(柯桥)、嘉兴(海宁、桐乡)等3个市的8个区(县、市)。与杭州绕城高速不同,杭州中环属于“开放式、立体化、不收费”快速交通环线,更适合市民跨区域出行。
目前,杭州中环各路段建设进展不一。其中,东段的104国道杭州河庄至衙前段工程近日全面开工建设,在钱塘区江海之城和萧山区会展新城之间开辟一条南北向城市快速路;西段的320国道余杭华坞至富阳高桥段工程也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建成后,富阳与余杭之间将形成一条免费通行的城市快速路,15分钟即可开车往来两地。
《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实现杭州都市区1小时通勤、杭州至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杭州至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城市;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方案》还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三环八横五纵十三射”骨架路网体系。如今,随着杭州二绕与杭州中环的加快建设,无论是城市能级还是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