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虹科技汽车展厅。
高新区(滨江)“中国数谷”大厦。
国足点燃“大莲花”。
杭州高新区(滨江)沿江一带。
连续三年拿下“浙江制造天工鼎”并捧回金鼎,连续四年获“科技创新鼎”,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高新区(滨江)领跑全省的硬核实力持续彰显。
今年一季度,高新区(滨江)实现了高基数基础上的高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位列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4.43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一,以“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跃进”的奋进姿态,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高新区(滨江)将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继续当好擎旗领跑的奋进者?该区给出“解题思路”——大力推进“双增三提七突破”,推动经济持续稳进向好,扎实做好民生服务保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坚定不移加快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努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中体现滨江担当、彰显高新作为!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经济大区挑大梁
2024年,高新区(滨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7.8亿元,以占杭州市不到0.5%的区域面积,贡献了全市13.2%的经济总量,挑起了经济大梁,无论是创新支撑能力、数字经济势能还是高新企业发展都保持着稳步提升,朝着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迈进的步履坚实有力。
年初,随着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来自民间、政府和创新主体关于“为何是杭州”的热烈讨论,已经成为吸引创新要素汇聚的“新磁场”。而作为诞生“小龙”的创新创业热土,高新区(滨江)从年初以来就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谋篇布局。
今年2月,高新区(滨江)召开招商大会,发布《杭州高新区(滨江)招商变革政策方案》,以一场变革重塑“创新生态价值招商”的新理念;本周举行的2025年滨江国际人才活动开幕式上,高新区(滨江)发布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迭代“5050”人才基金,为人才创新创业再添助力,提供全要素支撑。
接下来,高新区(滨江)将如何在全面提升发展能级上再立新功?该区提出,将致力提升技术策源力和产业竞争力,在高水平科技供给上闯出新路,在壮大新质生产力上作出示范。
该区将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实现更多实质性突破、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现代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平台功能,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在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方面,该区将持续建强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建设,加快推动极弱磁大科学装置本体开工,有序推进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全力争取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计划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
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该区将以“中国视谷”建设牵引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促进集成电路、智能计算、高端软件等产业协同发展,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营收达4500亿元;以“中国数谷”建设支撑新兴产业提能升级,设立数商综合配套服务专区,推动“三数一链”运营推广和互联互通;深化“数智融合”,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通发展,加快推进杭州国家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争创全省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强数据、算力、算法、芯片等一体化布局,加快省半导体签核中心建设;以“杭州江南科学城·国际零磁科学谷”建设带动潜力型产业布局,加快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产业化应用等。
准确把握改革创新根本动力
创新强区增活力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高新区(滨江)实现了从“新区、小区、郊区”向创新大区、产业强区的跨越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高新区(滨江)将如何在激发和增强发展活力上再立新功?
高新区(滨江)将坚持守正创新、先立后破,更好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平台制度优势叠加效应,有序推进“14+19+N”项重大改革,着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以体制机制革新、模式方式更新带动效率提升、动能升级,推动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早在今年3月,高新区(滨江)就召开了“滨扬海外 江海同舟”开放强区暨数字自贸区建设推进大会,发布《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区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路径;5月,在“2025中国数谷·西湖论剑”大会上,该区又发布了“三数一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杭州试点任务阶段性成果,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取得又一里程碑式的进展。
接下来,高新区(滨江)将致力提升开放引领力,在营造便利化环境上做出典范,充分发挥开放平台政策优势,加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更高水平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在深化数字自贸建设方面,该区将加快出台数字自贸区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全球数贸港产业核心承载区和全国数字自贸试验区核心区;深化数字自贸便利化服务“一件事”改革,推动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全力营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搭建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服务平台,实施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管理;拓展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争取非外汇结算贸易试点落地,跨境支付结算规模突破3000亿元。
在扩大双向投资合作方面,高新区(滨江)将加快出台新一轮产业国际化政策,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全球价值链布局,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生产基地、销售网络,支持企业开展跨国并购,不断提升企业全球资源配置力;开展“全球大招商”活动,加强与海外高层次人才、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合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在拓展外贸业态模式方面,该区将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促进“直播+平台经济+跨境电商”多业态融合发展,持续做强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等。
深刻把握共同富裕本质要求
“‘青’爱的城”提能级
自杭州亚运会后,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以下简称“大莲花”)作为杭城爆款城市文化IP的属性愈加明显。3月,“大莲花”刷新中国足球比赛上座率的记录;就在这几天,摇滚乐团五月天的巡演又让“大莲花”和“国际滨”成了国内外各大社交平台上的“顶流”。此外,白马湖畔、钱塘江边都成为群众乐享生活的城市地标。
顺应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高新区(滨江)坚定走好人民城市之路,坚定走好共富先行之路,聚焦群众需求、聚焦提高生活品质,不断丰富城市品质内涵,让美好生活可感可及。该区连续四年获全省社会治理十佳县(市、区)和全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
今年,高新区(滨江)将致力提高城市承载力、社会向心力和共富感召力,在建设国际化城市上创出特色,在推进治理现代化上打出样板,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绘出新景。
在提升城市承载力方面,该区将秉持规划引领、建管并重,提升城市业态、功能、品质,放大国际赛会效应。比如,持续推进奥体滨江国际商务区、国际零磁科学谷、江南科学城沿江片区和白马湖规划建设,完成杭州“前岸”盖板项目前期研究;推动演赛展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奥体4A级旅游景区创建,持续推进“轻松游”行李服务一件事改革,探索“展演+旅游”“赛事+旅游”新路径,打造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杭州样板。
在提升社会向心力方面,该区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创新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组织好、引导好、团结好各方面力量,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比如建强区、街两级社会治理中心,健全“小脑+手脚”警网协同机制,优化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着力提升“141”基层治理体系规范化建设水平等。
在提升共富感召力方面,该区将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例如,持续推动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完成中小学“舒心躺睡”管理标准化市级试点建设,推动低年段学生午休躺睡全覆盖;深化“就便入学”教育服务机制,探索建立嵌入式学区,让更多员工实现“带娃上班两不误”。
群众的心头事、企业的关心事、城区的发展大事都需要政府不断提升战斗力,接下来,高新区(滨江)将恪守为民服务宗旨,在打造服务型政府上干出风范,未来,高新区(滨江)将坚定信心、沉着果敢,守正创新、实干争先,加快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