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职高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不久前,杭州市教育局发布2025年“中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面向杭州的招生计划。今年“中本一体化”的“新军”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工智能),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合作,学生升入大学后学习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此外,浙江科技大学与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合作的专业名称,调整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两项调整瞄准的都是人工智能的产业创新。
2025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杭州将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和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作为与产业前沿紧密对接的“教育前哨”,杭州的中职学校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走向”人工智能,通过增设AI相关专业、构建虚拟实训平台及引入智能教学系统,培养AI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区域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
专业设置不断迭代 精准对接AI产业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看,目前AI领域在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都存在关键人才缺口。杭州中职教育主动“破局”,通过专业迭代,为产业输送“对口”人才。
翻看今年杭州中职新增的20个专业,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十分“点题”。该专业涵盖三年制、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和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3种学制,合作高校有刚升本的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及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此专业也成了中策钱塘覆盖学制最广的专业。
这个“大动作”并不是图“时髦”,而是学校对“高度绑定”的钱塘区产业布局的一次富有前瞻性的回应。副校长万亮斌介绍,2023年学校就做了详细调研,开始筹备这个专业,今年正式获批。和杭职大合作的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班,聚焦AI软件算法方面的开发;和杭科院合作的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班,则更“接地气”,它是杭科院与中策钱塘等校企合作组建的浙江省首批县域产业学院——钱塘新区新制造产业学院的重点建设任务,这个五年制班聚焦AI硬件运维,服务钱塘区智能制造产业,培养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兴职业技术人才。“钱塘区聚焦智能汽车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半导体、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我们设置的每个专业,都跟着这些主导产业走。”万亮斌说,新专业瞄准了钱塘区未来在人工智能产业上的布局。
如此“点题”的专业不只中策钱塘有。
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也早就开设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去年电子职校拿到了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应用等赛项共4块金牌,部分赛项运用了AI技术,评委很认可该校学生的AI创新能力。
今年电子职校新增的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服务机器人装配与维护两个专业,也都与AI有关。今年全国两会上,“具身智能”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服务机器人装配与维护专业瞄准的就是培养“具身智能”相关领域的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机器视觉工程师等技能人才。
去年,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也开设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重点培养学生在AI数据标注与训练、智能系统运维等核心岗位的实践能力,致力于培育智慧城市AI技术应用领域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为华为、海康威视等人工智能应用企业输送技能人才。
实训课堂变得更“有趣” AI技术解锁职教新可能
今年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如今,杭城各个中职学校已“抢先”在课堂上运用AI技术,提升学生AI素养。
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如今的实训课,和AI融合得很深。课堂上,学生戴上一副颇具科技感的眼镜,除了可以看到眼前的汽车,镜片上还会同步显示操作步骤、工具名称和注意事项。有些步骤“卡壳”了,AI对话框就立刻出现在眼前,学生只要动动眼球、说说话就可实现交互。“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哪里不会就教哪里,学得特别快。”学生江云飞说,这种与AI实时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复杂的汽修知识变得一目了然。
交通职高搭建的这个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融合了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AI技术。据悉,交通职高是省内首个把MR(即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环境深度整合)、AI技术深度运用到实训教学和评价中的学校。
类似的“聪明课堂”越来越多。中策职校烹饪专业的学生,如今跟着“AI师傅”学做菜,学校建了一个AI智能厨房,厨房里的传感器能实时监测油温、火候,AI会自动分析菜品摆盘是否达标,操作规范度、菜品创新性等21项指标全流程数字化,还能调出标准化视频库、名宴数据库等教学资源,这也是全省首个实现“数字画像—AI伴学—资源沉淀”三位一体模式的中职烹饪教育创新工场。此外,电子职校四个专业部的师生联合设计了一款AI数字人“小新”,将在暑假过后的新学期“上线”,成为学生们的“学伴”。
AI技术不仅改变了教法,更推动了课程创新。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的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下学期将加入动作捕捉技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AI生成动画角色动作;杭州市美术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正把AI融入设计流程,如服装设计好后,学生用AI模拟走秀,快速验证设计效果……
“职业教育是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的关键一环,它构建了‘产业需求—教学响应—人才反哺’的生态闭环,这一路径恰与今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目标形成共振。”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教育链’对接‘产业链’,拥抱人工智能这一当今通用性最广、颠覆性最强的引领技术,为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筑牢人才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