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的西湖,山水与人文俱佳;画里的西湖,童真与时尚交融。5月25日,“遇见·西湖”杭州市青少年三大美术赛事优秀作品联展于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南宋官窑馆区正式启幕。
展览围绕“西湖”主题,精选了杭州市青少年西湖明信片大赛、中小学生陶艺大赛、“童画杭州名人”主题绘画大赛三大青少年品牌赛事历届优秀作品共150余件(组),通过“湖山入卷”“人文溯光”及“美美与共”三个单元聚焦西湖文化、宋韵文化和名人文化,以青少年的视角解读“西湖文化遗产”,向观众呈现了一场主题性、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视觉盛宴。
展览中最吸引小朋友的是“声音邮局”互动展项,青少年把自己获奖作品的照片,通过特别设置的打印机,制作成声波明信片,参观者用手机扫描明信片上的二维码,便能听到孩子们录制的赛事感想和西湖故事交织的语音记忆,生成可邮寄的实体明信片。这种“可听可寄”的交互设计,让孩子们的作品以“明信片”的形式寄给远方的亲人、朋友,让西湖之美走得更远。
在“时光织锦”版块,汇集了明信片、绘画、陶艺多种艺术创作形式,形成青少年艺术作品矩阵,通过时间轴和赛事主题双维度,讲述赛事的发展历程和参赛者的成长经历。“西湖”主题打卡墙记录着孩子们发现美的瞬间,也见证着他们创造美的足迹。涂鸦坊里,孩子们以青春执笔,用绚丽的色彩共绘西湖的千姿百态。
当天,一堂“双师协同美育课”更是将课堂“搬”进展厅,博物馆的社教老师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小学的陶艺老师围绕“西湖的桥”主题,展开跨界教学,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陶艺课,实现文化遗产与陶艺传承的深度碰撞。
此外,展览还创新开设了“名家艺术解构空间”,邀请美术名家就如何创作进行专业解析、线上授课,搭建起青少年与专业领域的对话通道,为青少年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展览+课堂+智库”的创新模式,不仅激活了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更开拓了馆校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