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公开课
班主任节上学生们制作的海报
“美丽可爱、温柔体贴、心灵的守护神欣欣老师,班主任节快乐”“祝福何老师烦恼无限小、人气节节高”……近日,这些海报贴满了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财经职校”)的几面墙,海报上的文字充满了学生对班主任的赞美和爱。
近年来每逢5月,财经职校都会举行为期半个月的班主任节。学生们不仅自制海报,还用点歌、写信等方式向班主任“告白”。
每当财经职校的学生提起班主任、任课老师,总是眉飞色舞,还能立刻说出几段“轶事”。为啥这所学校的师生关系这么融洽?
他们像父母呵护每个学生 毕业了班主任的爱依然“治愈”她
这次班主任节,王彦尹和同学做海报花了很多心思。“郑老师从不拍照,找了好久才翻出一张,放到海报上。”
王彦尹口中的郑老师叫郑法祥,学生都爱叫他“法哥”,教体育。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不多见,但郑老师觉得,他有天然优势,“体育老师是‘杂货铺’,既要懂教育,还注重运动及心理健康。”他班上的孩子个个挺阳光。
郑老师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但心很细,“我们班有个女生有段时间常常打哈欠,郑老师注意到后,没有贸然批评。交流后得知女生晚上常常难以入眠,郑老师就提醒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 王彦尹说。
财经职校八成左右的学生住校,老师不仅要管教学,还要管学生的生活。“心细”这种特质,几乎每个班主任都须具备。
24级动漫专业3班班主任刘晶,大家爱称她“晶姐”,多数时候她还被学生当成“妈妈”。因为专业原因,财经职校女生几乎占三分之二,同为女性的刘老师很懂她们。“天热了,晶姐会专门叮嘱住校生勤洗澡、每天换衣、定时整理。曾经有一位女生自理不方便,晶姐不仅帮她吹头发,还帮她整理寝室,太贴心了。”学生王馨悦说。
正是“妈妈”一样的照顾,经常会有毕业生回来向刘老师“汇报”近况。不久前一名学生就发来自己孩子的照片,“晶姐,我当妈妈啦!”一同发来的还有几张糖果包装纸照片,“这是上学时你给我的糖果,你说这是你儿子最爱吃的,你都给我吃了。包装我一直存着,以前的时光仿佛都在眼前,无时无刻不在‘治愈’我。”
“很多人觉得,中职学校师生往往缺乏情感联结,但我们一直强调,职业教育也是‘以心换心’的事业。”校长吴兰生告诉记者,学校很注重师德师风的传承,如今像“法哥”“晶姐”这样细心、朴实的老师比比皆是。
推崇阅读和运动成“好校风”两大法宝 高中三年培养好习惯让学生受用终身
“没想到校风这么好!”去年校园开放日,家长一番感叹,让副校长李虹挺受鼓舞。学校校风好,除了老师的付出,还源于学校一直很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班主任节海报展出当天,财经职校会议室里组织了一场分享会。老师们一字排开,交流各自班上学生近段时间的阅读情况。“有学生借了本介绍鱼类的书,他家里养了很多鱼,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求知欲被点燃了。”年轻教师周子建谈起自己的新发现,“当同学们爱上了阅读,心态也变得乐观向上。”
为啥老师们如此推崇阅读?“中职生要把心静下来,阅读是最适合的方法。”李虹说,学校大力提倡阅读,每月推荐经典书目,定期组织读后感评比,每年评选“阅读星”,公开表彰借阅量最多的学生,“目前学生的阅读量明显提升。”
财经职校“好校风”的另一个法宝是运动。
戴着荧光手环在操场上夜跑,是学生一周最期待的时刻。“运动能释放焦虑情绪,我们将体育成绩、参与度、竞赛表现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尝试了不少新运动项目。像‘篮球百分赛’‘足球过人王’‘谁是大力王’‘趣味运动会’,总有一个是学生的‘菜’。”李虹介绍,这不仅让学校体测成绩连续三年位列市属中职学校前三,还让一拨拨学生养成运动习惯、远离心理问题。
今年年初,学生谢琦彤获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她直言,在备战颇需要体力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安全保卫赛项时,学校一直坚持的运动和阅读对她拿到奖牌帮助很大,“运动和阅读让我学会了坚持和专注,书本中的知识也为我备赛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养分。”
吴兰生表示:“当学生多年以后回忆起高中这三年,如果觉得好习惯就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那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产教融合有新动作 国赛再度“夺金” 多维度搭建平台助力学生专业成长
5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公示,浙江又添3所“新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在列。升本前,财经职校就一直与其合作会计事务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班,“合作伙伴”有了新动态,对财经职校来说是件大好事。
除了杭州职业技术大学,财经职校的“朋友圈”中还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高校和财经职校合作的专业实力都很强,颇受家长认可。
为了更好地培养产业需要的高技术人才,这些合作专业在产教融合上都有新动作,像会计事务专业与税友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安排学生参与公司实际项目;动漫专业与魔迅科技合作,让学生在学校就有机会接触《黑神话:悟空》等热门文化产品运用的动作捕捉技术。
在推进产教融合的同时,财经职校也在竞赛领域持续发力。2021年,财经职校实现杭州中职物流国赛金牌零的突破,去年这个赛道的金牌又被他们收入囊中。这背后,一批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功不可没。
现就读于浙经院的小徐是去年的参赛队员,“拿到金牌,感觉这三年所有的努力都值了。”他最感谢的就是国赛的指导老师刘文娟、周子建和陆佳宜,“刘老师很厉害,我们参赛项目中需要测算配送最有效率的路线,涉及数学和运筹学的知识,她可在行了。”负责教学生操作无人机、叉车的陆老师,有本“竞赛手册”,每天记录学生哪个环节用时多少、哪些步骤能更好,“一学期能写厚厚一本。”周老师工作不到4年,是陆老师的“徒弟”,在小徐眼中,他就像哥哥。“三位老师配合得特别好,备赛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我学到了很多,现在还时不时会回想。”如今,小徐是代表浙经院参加技能竞赛的“主力”选手。
除了小徐参加的物流国赛,这些年,财经职校在“老本行”金融行业国赛上也频频摘金,动漫专业学生的作品则受到中南卡通等企业的青睐,这些背后也与老师的专业引领密切相关。
“当我们站在产业角度谋划发展时,老师们的专业素质与耐心付出同样重要。”吴兰生感慨道,“以心换心的教育理念、浸润身心的习惯培养、德技并修的专业引领,这些日常,是财经职校良好校风生根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