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用小枇杷催生大产业
时间:2025-05-23 10:30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初夏时节,余杭仁和街道的2400余亩枇杷陆续成熟。近日,“小枇杷·大江湖——金果争锋·链动未来”2025年余杭区枇杷评选赛在三白潭畔火热举行,为这场初夏的“甜蜜经济”拉开丰收的序幕。

“我是来串场的,没想到得了金奖!”杭州余杭蜂晶源家庭农场选送的“软条白沙”枇杷以综合得分88.8分的成绩摘得金奖,这让农场负责人平宝松很是开心。平宝松说,自己主业是养蜂卖蜜的,枇杷树种在蜂场里,蜜蜂天然授粉不仅提升了坐果率,还让长出的枇杷雨天不裂,抗逆性强,亩产有上千斤。如今,枇杷果、枇杷蜜等每年给平宝松的农场带来可观的收益。

余杭仁和枇杷种植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400多年。在东塘村黄家墩至今仍生长着一株近百年的“枇杷王”,枝繁叶茂,见证着当地枇杷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土壤和临水环境,仁和的枇杷皮薄多汁、肉质细腻,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为推动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仁和街道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引进“迎霜”“迎雪”“冰蜜”“冰泰”“漫山虹”五大优质枇杷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果型硕大、糖度高,且抗寒能力显著提升,最低耐寒温度从零下6摄氏度提升至零下9摄氏度,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目前,这些新品种在辰语家庭农场培育推广。“去年我们选送的‘冰蜜’枇杷在第二届长三角地区精品枇杷评比中荣获金奖。”辰语家庭农场负责人、余杭区枇杷农合联理事长计杭华介绍,目前农场已培育了6万株苗,单果重量在30至50克的新品种售价为每公斤25元,超过50克的更是高达每公斤40元,商品价值远超传统品种。

为打响“余杭仁和水乡鲜枇杷”区域品牌,仁和街道统一设计了融合本土文化元素的特色礼盒包装,并牵头成立枇杷产业农合联,通过顺丰冷链等,将新鲜枇杷销往新疆、内蒙古等地。

下一步,仁和街道将继续延伸枇杷产业链条,重点开发枇杷膏、枇杷花茶、枇杷蜜等深加工产品,推进枇杷采摘、休闲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擦亮“余杭仁和水乡鲜枇杷”这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