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发展蓝图 彰显民生温度
时间:2025-05-23 10:40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3.jpg


5月22日下午,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萧山代表团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和《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草案)》。


5月22日下午,出席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在各驻地会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含2025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及计划、预算报告和《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草案)》。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8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40.3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4,连续18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扎实的成绩,让代表们备受鼓舞。

“今年的报告数据详实、剖析深刻,提出了5个‘坚定不移’,结合9大方面的具体做法,令人信心倍增。”一拿到报告,市人大代表李琼霞就迅速圈划重点,并在审议时积极分享了她的参会感受,“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工作报告中体现出来的‘民生温度’,很高兴看到,这些年政府为人民办了许多实事,涵盖了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养老等方方面面,给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这份报告既是‘成绩单’,更是‘路线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尤其是当我作为来自法律行业的代表,看到报告围绕法治政府、营商环境、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时,感到格外振奋,相信杭州一定能如报告擘画的宏伟蓝图,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市人大代表陈相瑜还特别称赞了杭州“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政企服务理念,并提出建议,“为了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下一步可以给当前营商环境打打分,做一次全面评估,看看哪些方面达到了国际标准,哪些地方还有提升空间。另外,也希望杭州能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建立常态化的快速响应机制,方便企业和个人提出诉求,将好的服务理念做成品牌,并在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等新兴领域取得立法突破,让法治成为杭州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鲜明标志。”

《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草案)》也是代表们现场讨论的重点之一。“比如法律责任部分,对某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给出了具体的处罚金额。”翻阅材料时,贾燕红代表注意到,这份草案比较全面,“但还希望更加‘赏罚分明’、权责清晰,对于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采用环保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应当予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鼓励措施,而对不合规的企业,应严厉处罚,特别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此外,她也在思考,杭州的互联网思维,能否打通企业间的资源通路,实现废弃物协同处理的‘变废为宝’——“有时候,己方的废料恰好是彼方所需,资源共享可能会达成共赢。”

审议现场气氛热烈,代表们“有备而来”,各展所长,围绕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共同富裕一体推进、超大城市精细治理等事关杭州发展大局和人民幸福指数的话题,举例子、列数据、提建议。这些来自一线的真知灼见,充分彰显着中国式民主的活力,也将为杭州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争做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凝聚磅礴力量、增添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