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快递物流地标性产业。
在杭州2025年一季度经济版图上,桐庐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增幅居全市首位。这一关键指标与规上工业增加值8.9%的增速相互映衬,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主赛道分别实现11.9%、14.2%、13.6%的快速增长,分列全市第二、三、三位,勾勒出县域经济向都市型经济跃升的强劲态势。
数据背后,是桐庐“141X”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集群效应显现。通过“链长+链主”协同机制,该县构建起1个快递物流地标性产业,视觉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及低空经济、智能网联车等多个未来产业赛道。在杭黄高铁“18分钟经济圈”的辐射效应下,“杭州企业+桐庐资源、杭州研发+桐庐制造、杭州基金+桐庐基地”等协同模式持续深化,开发区与高新区双核驱动形成的创新矩阵,正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质的突破。
镜头:手术机器人掀起“智造革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手术室内,4K显示屏清晰勾勒出组织与血管,机械臂正以540末端整体自由度精准操作。这台突破技术壁垒的“浙江籍”腔镜手术机器人,不仅实现高清成像与超低延时,更在省内多家三甲医院完成60余例临床手术验证。“过去复杂腔镜手术像用筷子夹黄豆,现在如同直接用手抓饭。”主刀医生的生动对比,印证了康基唯精SR01-200手术机器人的革命性突破。
这场“智造革命”始于2022年的一笔战略投资。桐庐本土企业康基医疗与科技新锐唯精医疗的“联姻”形成“头部械企+新锐科技”的创新组合。“3500家合作医院的临床数据,叠加研发团队20年技术积淀,让我们的创新真正踩在痛点上前行。”康基医疗投资战略发展总监、康基唯精副总经理周官山介绍道。去年年底,康基唯精将手术机器人系统全国量产基地落户桐庐经济开发区,将专注手术机器人主机生产、精密机加件制造及配套耗材供应,实现研发到量产高效转化。该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投产,达产后年产值1亿元,助力桐庐医疗器械产业迈向高端,为手术机器人发展提供供应链支撑,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解码:链式发展构建数字经济新生态
在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下,桐庐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加速构建。海康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施工现场,塔吊林立的壮观场景见证着视觉智能产业的增长。作为全县首条百亿级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海康威视已带动又拍云、兆算网络等15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从核心部件到终端产品的完整生态圈。
今年一季度,该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4%,直接拉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5.9%,增幅全市第一。这种“链式反应”在新能源领域同样明显,环球新材国际年产10万吨人工合成云母项目以“33天完成‘标准地’审批、22天实现拿地开工”的桐庐速度推进,7栋主体建筑已全面封顶。这块总投资103亿元的新材料产业“拼图”将有力填补桐庐新材料产业链关键空白。
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抽水蓄能电站工地上工程车辆穿梭不息,海康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完成主体框架,三诺电子四幢厂房通过结构验收……本月初集中签约的1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40.02亿元,其中70%投向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项目招引、签约、开工、建设、投产的梯度推进态势。“我们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扭住项目干的服务理念。”桐庐县发改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蔡翼介绍,为保障项目高效推进,桐庐建立“双周督查、月度推进、双月招引”动态调度机制,通过“优存量”与“拓增量”双轮驱动,形成全流程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