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点半,滨江区西兴街道星民社区老年活动室门口已排起队。56岁的朱春梅快步走进门,熟练地摆开理发工具——这是她坚持公益理发的第9年。
朱春梅的日程表很固定:工作日8点至11点、13点至16点30分,公益理发风雨无阻。但老人们总提前半小时守候,“她手艺好,剪得比外面花钱还讲究!”口口相传间,她的“回头客”络绎不绝,如今她每月为60岁以上老人理发超500人次。
“人都会老,能帮到别人,我心里就高兴。”朱春梅说。这份坚持始于2016年,社区得知朱春梅有20余年理发经验后,便邀请她加入助老服务。多年来,她与900多位社区老人结下深厚情谊,剪刀声里流淌着邻里互助的温情。70多岁的沈奶奶常带着自家种的苋菜、南瓜来“聊表心意”,偶尔也有老人捎来包心菜、辣椒,以朴实的交换延续这份温暖。
而朱春梅,仅是西兴街道“守艺人”群体的一个缩影。剪发、缝补、修家电……22个社区今年以来开展近百场活动,服务超5000人次。这群“守艺人”用双手串联起社区的烟火气,让“磨剪刀声”“缝补针线声”重新回归生活。
“这些声音曾是弄堂里最亲切的背景音。”西兴街道相关负责人坦言,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手艺逐渐淡出视野。为此,街道以“暖兴同行”为主题,打造“守艺人”品牌,既挖掘老手艺人,又吸引新杭州人中的“能工巧匠”,希望通过公益服务让“小修小补”回归社区,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近日,西兴街道启动了“守艺人”品牌Logo征集,27份设计稿经多轮筛选,最终选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方案。“未来计划推出印有‘守艺人’Logo的马甲、帽子等周边产品,通过标识统一化宣传提升居民认知,让公益服务浸润更多人的生活。”该负责人表示,街道将进一步扩大“守艺人”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拥有“独家手艺”的志愿者加入,打造“传统+现代”服务矩阵,让“守艺人”成为西兴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