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现场
一大早,家住嘉兴的张先生便驱车赶往杭州钱江新城城市阳台,“通过这次活动,我轻松拿到了平时‘一号难求’的专家号,肯定要早点来!”
上午8点多,城市阳台上的义诊摊位刚搭起,张先生已在现场排队等候,一同等候的,还有从杭州各地及周边地区赶来的患者。
近日,浙大二院党委组织部与杭州日报城市新闻中心党支部通过“党媒连心・健康杭州”党建联盟,共同举办了“老家我来了”党建公益行——杭州站活动。现场,浙大二院风湿免疫科、血管外科、消化内科、骨科、医学遗传科、耳鼻咽喉科等十几个科室共二十多位权威专家坐诊,为百姓提供诊疗服务和健康咨询。
大型义诊、科普活动、义卖、公益跑…… 专家很卖力 百姓收获大
张先生是一名IBD(炎症性肠病)患者,3年前做完手术后,每两个月就要上医院复查一次,因为觉得自己近期恢复情况良好,所以打算停止每年例行的胃肠镜检查。“陈主任看了检查结果,说我的肠道上还有小部分溃疡,要当心复发,还强调了胃肠镜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嫌麻烦就停掉。”张先生说,还好来了义诊,这一想法被消化内科主任陈焰及时制止了。
找陈焰进行义诊的患者中,患有IBD的不在少数。据了解,IBD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早期发病的症状与肠道感染非常相似,但它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症状会反复发作,治疗也相对复杂。
“从门诊来看,相比10年前,克罗恩病的发病率增加了十几倍,而且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确诊后,每年的胃肠镜检查很有必要;前期,患者学会自查也很重要!”陈焰科普,如果反复出现腹痛、腹泻、口腔溃疡、肛周脓肿等症状,并且伴有黏液血便、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夏天到了,很多人喜欢喝冷饮,容易拉肚子,发病后以为是肠道感染,进而耽误治疗。”
夏季,除了“狡猾”的IBD容易伪装成拉肚子,让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外,还有哪些疾病需当心?
义诊中,风湿免疫科主任吴华香碰到了不少痛风患者尿酸超标。“夏天,喝啤酒和饮料是导致尿酸增高的重要因素,大家一定要控制摄入量,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的食物一定要少吃。”吴华香建议,痛风患者别碰啤酒,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定期进行门诊随访。
当天的活动还设置了公益跑环节,血管外科主任陈兵借此做了夏季运动健康提醒:“夏季气温高、闷热,运动容易出汗,出汗较多又没及时补水,血液浓缩就容易形成血栓。建议运动者注意补水,运动后及时进行恢复训练,减少血栓的发生。”
为了迎接每年5月19日的“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主办方除了举办“肠健康,常快乐”大型义诊和科普活动外,还举行了义卖等活动,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IBD患者的公益支持。此外,现场还开展了“轻生活,稳代谢”体重管理特别咨询、血压管理特别咨询等活动。
“轻松看上专家号,还收获实用科普”“我就住边上,家门口能看上专家号,太方便了”“听了专家的话,受益匪浅,回家后会第一时间向亲朋好友科普”……2个多小时的义诊,各专家摊位前患者络绎不绝,大家纷纷为专家们的耐心、专业点赞。
党建联盟送医疗服务、健康科普 让百姓实实在在获益
记者注意到,参与义诊的专家中,“杭州本地人”“新杭州人”不在少数。“2023年以来,这项活动累计组织300余名专家回到自己的家乡,用医术反哺家乡百姓,助力乡村共同富裕。其实,杭州本地的需求也很多,这次‘新老杭州籍专家’想把健康服务送给本地和周边地区百姓!”浙大二院相关负责人道出了此次活动的初衷。
据悉,自2020年以来,浙大二院党委每年都会发起一项党建公益行动,号召全院22个党总支、144个党支部和4300余名党员加入其中。“老家我来了”党建公益行就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医院已举办返乡义诊活动40场次,服务百姓万余人次。
此次,浙大二院党委组织部与杭州日报城市新闻中心党支部携手,以党建为引领、以媒体为纽带,在医疗机构与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让百姓真正享受实惠。在党媒引领下,医疗机构专家的权威科普还通过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提高了百姓对健康科普的知晓率,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早在2022年1月,杭州日报城市新闻中心党支部就与在杭15家省、市、区医院党支部共同发起成立“党媒连心·健康杭州”党建联盟。近年来,杭州日报城市新闻中心党支部不断以党媒力量推动健康浙江、健康杭州建设,扩大联盟影响力。
未来,两大联盟单位将继续“手牵手”,在医患之间架设桥梁纽带,把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送入基层,为百姓做好健康科普,打通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