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首购首试首用”助企拓市场
时间:2025-05-16 10:37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2.jpg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上,一只“赛博鸵鸟”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它是扎根萧山的科技企业行思无界有限公司研发的双足仿生鸵鸟机器人,不仅可以像鸵鸟一样跑得更快、跳得更远,还能灵活完成各种动作,实现人机互动。

这只原本活跃在实验室的机械鸵鸟,最近还获得了在教育新赛道奔跑的机遇——在萧山助企服务专班的协调下,行思无界通过“首购首试首用”机制,成功拿到了萧山教育局的教学订单。预计今年6月,这只憨态可掬的“赛博鸵鸟”有望跑进萧山校园,成为孩子们的“校园萌宠”。


“家门口”拓市场

2024年4月,三位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带着仿生机器人研发项目落户萧山,创立行思无界。凭借在足式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团队仅用半年就推出双足鸵鸟机器人与六足仿生机器人:前者模仿鸵鸟生物特性,时速可达8公里,兼具动态平衡能力与灵活交互功能;后者能在40度斜坡稳定行走,负载能力达20公斤,适用于复杂地形的物资运输与搜救任务。

不过,要让鸵鸟从实验室走向大众,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行思无界联合创始人毛励珩告诉记者,这些创新产品在叩响市场大门时,常常遭遇“首单困境”:尽管技术领先,但文旅导览、教育装备等场景的客户普遍对新产品持观望态度。

今年年初,萧山助企服务专班在为企业协调办公场地时发现了这一创新成果,并敏锐捕捉到其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潜力。此后,区助企服务专班联系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分管负责人,为双方牵线搭桥,推动“首购首试首用”政策与企业技术成果精准对接。

目前,政企双方已达成初步采购意向,计划合作设计若干个科学教育的场景,以趣味化形态激发萧山区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政府对创新产品的政策支持,让我们更有底气务实创新、成果转化。”毛励珩介绍,此次合作给了企业很大的信心。后续,企业将贯彻机器人走进人类生活的愿景,结合具体场景,做针对性开发,加快企业从B端走向C端的进度。


以精准服务激活产业“链式反应”

创新产品“首购首试首用”是今年萧山助企服务迭代强化的重要内容,旨在推动本土企业产业链深度合作,建立优质产品供需体系,为企业优质创新产品打开销路搭建好渠道。

作为长三角智能制造高地,萧山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超1500家,形成智能汽车、高端装备、人工智能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此外,萧山还拥有49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完善的产业链为创新产品首购政策提供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区助企服务专班联合区财政局、区经信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拓展“首购首试首用”适用领域,从成品采购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采购延伸,从硬件向软硬结合拓展,探索国家级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和工程领域使用的突破机制,建立萧山区国家级创新产品和技术库。截至目前,区助企服务专班已收集了4家政府部门、7家国企的36类115项具体的产品或技术需求,推动本土企业产业链深度合作。

通过这一机制,不少企业已经拿到了“家门口”的订单。为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今年4月,萧山区助企服务专班协助杭州瑞丰汉艺纺织品有限公司成功进入政府采购云平台萧山精品馆,并成功拿到浙江电大萧山学院的窗帘订单。“政府为创新产品开辟的‘绿色通道’,为创新产品和创新企业提供稳定、预期清晰的市场,也能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与市场联系的诸多不确定性。”瑞丰汉艺办公室主任蔡锦雅说。

接下来,区助企专班还将开展一批对接会,链接整零供需、激活产业链条,推动本土企业产业链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