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乡村博物馆成为村民“第二职场”
时间:2025-05-15
10:53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村民教学生织布
近日,在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的传梭博物馆内,村民李丕香正专注缝制端午非遗香囊。去年退休的她,如今已成为博物馆的“全职手艺人”。“退休之后闲着无聊,多亏胡姐介绍我来传梭博物馆,这里既能学手艺,又能赚钱,日子充实多了!”她说。
李丕香口中的“胡姐”,是同村村民胡兰娣,也是带动乡亲就业的“牵线人”。
作为传梭博物馆的“元老”员工,胡兰娣自2022年参与馆内缝纫工作后,逐步掌握了竹编、扎染等技艺,并参与开发文创产品。面对村里普遍存在的“退休即闲置”的困境,她主动引荐村民入馆工作,“这里缺人手,乡亲们缺事做,这不是两全其美?”如今,传梭博物馆内80%的员工来自当地,乡村的留守老人和家庭主妇已成为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
文化赋能的涟漪效应正在显现。距传梭博物馆60米的玩竹博物馆,通过吸纳本地7位竹编老匠人,开发出了竹丝灯罩、竹编家具等30余种产品,让平均56岁的老师傅重获职业价值。
此外,乡村文化活动也让村民们逐步实现从“看”到“做”的文化觉醒——在今年百丈镇“乡村博物馆第一课”春季研学活动中,6000余名杭州城区小学生来溪口村体验传统技艺,直接带动本地546名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研学活动不仅为城市孩子打开一扇了解乡村的‘窗口’,更让村民们在‘共做共学’中找到了致富新路径,重拾技艺、展现价值。”今年4月新加入传梭博物馆的村民张国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