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奔腾的“中国心”——杭汽轮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启示
时间:2025-05-13 10:53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8.jpg


杭汽轮燃机整机试验中心一角。


点火!随着12个燃烧筒全部点火燃烧,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涡轮叶片高速旋转,杭汽轮集团50MW等级重型燃气轮机9日成功启动。这不仅仅是杭州制造首台自主研制燃气轮机机组的点火,也是中国核心动力装备自主化进程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从起步探索到自主创新,从技术储备到集八方之力,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到地方国企的研发突破,燃气轮机国产化的“杭州制造”模式,将为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启示。


启示一:坚持国家战略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燃气轮机,通俗地讲,是一种大型的热力发动机。它以高效、强大的动力输出,成为清洁能源、油气管输、工业驱动、舰船动力等领域的战略装备。

长期以来,全球重型燃气轮机市场由少数西方巨头垄断。作为国家能源装备自主化进程中必须攻克的关键堡垒,从2023年起,东方电气集团、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等少数央企在燃气轮机国产化上率先实现突破。

11年研发、近10亿投入——杭汽轮作为地方国企,在政策和资源不占优势的情形下,何以不惜人力物力,投入这个杭汽轮历史上最大的研发工程?首先是响应国家战略需要,坚守实业报国的使命,把企业真正做强做大、走向高质量发展,这是研发燃气轮机最强大的推动力。杭汽轮党委书记、董事长叶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气魄来形容杭汽轮人的执着和担当。“在全球能源变革与高端装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杭汽轮要以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为目标,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力、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助力杭州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立足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动力装备打造强劲的“中国心”,杭汽轮攀登燃气轮机领域的新高峰,必将打开一片发展的新天地。


启示二:坚持自主创新没有捷径可走

研制燃气轮机有多难?

杭汽轮先进动力研究院院长隋永枫举了个例子:机组高压运行就相当于在十级飓风下点燃蜡烛,涡轮叶片要承受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考验,这个温度甚至超过许多金属的熔点。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没有捷径可走。”这是专攻燃气轮机研发十余年来隋永枫的最大感受,“高端装备制造攻关,只能依靠自主创新、自力更生!”

自主燃机研制之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2014年,杭汽轮正式组建燃气轮机研发团队。

2021年,自主燃机完成全部详细设计,进入加工制造阶段。

2023年,自主燃机完成整机总装。

2024年,开始整机试验调试,杭汽轮成为国内唯一在自主燃机上实现掺氢比达40%的企业。

“燃气轮机开发涉及多学科、多专业,产业链广,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长期投入和积累。” 隋永枫介绍,杭汽轮的研发团队,已从当年的20人,发展到现在的上百人。

燃气轮机作为当今最复杂的动力装备之一,每个细节都需要做到极致。隋永枫的办公室墙壁上,贴着一张大大的燃气轮机设计图。要知道,整个研发项目光设计图纸就有上万张。涡轮叶片精确到微米的加工精度,压气机120多次的逼喘测试……积跬步以至千里,杭汽轮成功完成民用燃机整机试验从“0”到“1”的跨越。


启示三:构建大规模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重大装备技术攻关项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2016年5月,我省首个燃气涡轮机械产业技术联盟宣告成立。以杭汽轮为龙头,囊括了相关设备制造研发、自动化控制、零部件材料、能源服务等产学研用各领域的业界精英。

近年来,通过建立起多层次协同创新体系,我省围绕高端动力装备产业链,由杭汽轮牵头成立了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产业技术联盟等创新平台。光燃气轮机开发带动产业配套企业就有上百家。

高端装备是杭州市着力发展的五大产业生态圈之一。今年一季度,杭州高端装备产值达1682亿元、增速达到12%。杭州正深入落实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要求,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此背景下,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统筹产业链企业,汇聚优势资源,打造应用项目示范推广,杭汽轮通过研制国产重型燃气轮机,争当产业链升级的“赋能者”、 全球化布局的“开拓者”,将为中国高端装备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一个重要样本。面对这个由技术壁垒构筑的千亿级赛道,面对新一轮装备制造产业变革,“杭州制造”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