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楼塔发出“青春请柬”
时间:2025-05-13 10:56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3.jpg


楼塔大同二村打造“抗美援朝纪念村”


萧山区楼塔镇大同一村茶山湾的百余亩茶园最近嫩叶吐翠,绿意盎然。采茶人穿梭其间,指尖轻捻嫩叶,游客踏青赏景,欢声笑语交织,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从青翠茶园到千年古镇,楼塔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今年,楼塔以“青年向往新地标”为目标,正式推出“Hi,楼塔”品牌,以幸福(Happiness)、高质量(High-quality)、假日(Holiday)为三大关键词,向年轻人发出“青春请柬”。

这不仅是一次文旅品牌的创新尝试,更是一场古镇差异化发展的破局实验。


红色研学+热血青春

年初,楼塔推出“包个古镇开年会”概念,吸引青年企业来到古镇体验“一站式年会定制”,着实火了一把。活动不仅留住了青年的脚步,更留住了传统与未来的对话空间。

有“爱国村”之称的大同二村,正在构建“青年文化实验场”。该村曾因19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而被评为“爱国村”。如今,村里打造“抗美援朝纪念村”,建设了志愿军大道、纪念园、广场、雕塑、壁画等设施,开设“红色+自然”主题研学路线,吸引企业团建、党员参观、学生研学等,赓续红色基因,探索乡村文旅富民的新路子。

村里引进的“野孩子”研学基地,自2021年正式运营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数万名游客。“学校教育给了孩子书本知识,但我们希望提供的是课本之外的延伸。”基地负责人表示,“比如春天插秧、秋天打稻,学生们亲身参与后,才会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基地的180亩田野不仅是农耕课堂,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在这里,青少年可以走进“百草园”认识上百种中草药,制作中药香囊,体验楼塔特有的中医文化;在竹编手艺人的指导下,学习精巧的竹编技艺;通过加工石磨豆浆、制作清明果,感受节气饮食文化的魅力。

“文化+教育+旅游”的模式,不仅吸引了青少年,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野孩子”基地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吸纳20余名本地村民就业,旺季时提供近百个临时岗位。


潮艺古镇+热血赛事

在楼塔镇党委书记王晓川看来,楼塔的未来在于抓住青年的兴趣点。楼塔吸引的并非定居者,而是两类特定青年:文艺青年与热血青年。

文艺青年被楼塔的明清古建群、非遗细十番所吸引;热血青年则因红色研学、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村BA”篮球赛等项目慕名而来。“我们要转变思路、转换客群,打造独此一家的‘最文艺古镇’,更懂潮艺,更宠青年。”王晓川书记说。

当青年为文化、艺术、红色精神而来,消费与传播自然随之而来。破解传统古镇“老街+小吃街”的单一场景,答案也正在于此。

比如去年,杭州市百村篮球赛决赛、萧山区首届篮球联赛等赛事落地楼塔,日均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近万人次。楼塔岩上村获得2024年全区“村BA”总决赛冠军,更是点燃了球迷们的热情。楼塔通过积极探索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营新模式,打造系列精品赛事和场地,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带动了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据悉,楼塔将深挖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开展四季系列文化体验活动,推介楼塔15项非遗,整合旅宿潜在资源,拓展多日旅游消费市场。同时,利用古建筑“活化”,从自然景观、人文体验、户外探险、生活农事、艺术创意、民俗专场等多维度,进一步丰富旅游配套服务,打造“假日楼塔”。

当千年古镇向青年Say Hi,青春与古韵的碰撞,才是文旅最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