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宣讲会现场。
舞台上,音乐一响,6只白灰色机器狗齐刷刷登场,随着节拍灵活摇摆、翻滚,最前排的观众惊喜地伸出手,与它们“握手”——一段“热舞”逗得全场欢笑连连。
上周六,浙江大学2025年“梦想浙大 智启未来”校园开放日在紫金港校区举行,这个“萌酷”的场景就发生在招生宣讲会上。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家长走进求是园,参与学校首次举办的大规模主题校园开放日活动,近距离感受浙大的学术魅力、创新活力和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
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二的郑同学第一次来浙大。坐着轮椅、拿着双拐的他,被学校贴心地安排在了宣讲会第一排过道位置。“一个月前打排球不小心扭伤了脚。”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了,“但这挡不住我想来看看浙大的心意。”
这一趟,小郑还有十几个探校“搭子”,周五放学后,同学们一起坐高铁赶到杭州,他们的目标院校中都有“浙大”。谈到以后的专业选择,小郑希望能往生物计算机交叉学科方向发展。“我对脑机接口很感兴趣,虽然现在掌握的知识连皮毛都算不上,我妈也质疑‘你连洗碗机都不会修还搞什么脑机接口’,但万一我以后发明了脑控洗碗机,她只要想一想就能洗碗,多方便!”小伙子扶了扶眼镜,笑着说。
台下不只孩子们听得认真,爸妈们也在仔细做功课。浙大的一二三四课堂都教啥?竺可桢学院有哪些特色班?本科生在浙大可以有哪些跨学科探索?现场时不时能看到家长们齐刷刷举起手机拍照。宣讲会结束后,特意从衢州赶过来的陈妈妈连连感慨“收获很多”,她拉着儿子的手笑着说:“希望以后能有幸分享‘浙大人’这个称号。”
为什么举办大规模主题校园开放日?
“想通过开放日向广大高中生传达两个重要理念。”浙大本科生院院长吴飞表示,一是选择一所好大学对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学生在浙大可看到优质高等教育的缩影;二是希望告诉学生,选择浙大可遇见不可预见的未来——学校努力将“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的人”。
今年浙大在本科招生上有哪些新变化?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2025年学校将加大人工智能专业招生规模;同时,在打造图灵班、机器人工程、数字法治卓越班、智能财务班、数字金融双学士学位、商务大数据分析双学士学位以及竺可桢学院基础拔尖班、混合拔尖班等特色班级基础上,将进一步新增交叉复合特色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