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1026174/2025-27686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3-19
发布单位: 市贸促会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对外经贸合作
杭州市贸促会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5-04-09 11:48      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杭州市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杭州商会)      浏览次数:

2024年,我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关于贸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强基固本、勇争一流”主题,深入推进实施“1+6”提升行动,厚植特色优势,强化使命担当,促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为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积极贡献。我会组织企业参加第二届链博会相关工作两次得到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的批示肯定,筹办2024年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工作受到省委常委会和市委常委会的充分肯定。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圆满完成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筹办光荣使命

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于10月19-22日在杭州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致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开幕式上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致辞。AIPPI会长奥山尚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等致辞。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主持开幕式。

本次大会是AIPPI成立127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呈现出“三高两大一优”特点。一是国际化程度高。共有92个国家(地区)、2259名嘉宾参会,境外与会人员占比2/3,其中近800名外宾为首次来华,与会人员国别(地区)数创历届大会新高。二是市场化程度高。办会经费按照市场化原则,由AIPPI通过收取会议注册费和市场赞助方式自行承担,赞助规模创历届大会新高。大会期间,举办各类活动200余场,为杭州带动消费1.3亿元。三是专业化程度高。会后AIPPI发布《2024年AIPPI杭州决议》,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作出杭州贡献。30多个国家(地区)近百名与会代表首次走进中国法院(杭州中院)全程观摩涉发明专利侵权案件庭审。四是综合影响力大。大会设立展览展示区6000㎡、展位90个,策划组织开幕式演出、“最忆是杭州”及城市灯光秀等系列文化演出,累计观演人数超万人,中外媒体报道大会信息近5000篇,传播量超2.4亿次。五是溢出效应大。成立中国国际商会杭州商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AIPPI时任会长奥山尚一等8位全球顶尖专家特邀加入。杭氧、华策影视等4家杭州企业与来自AIPPI的4家境外知产服务机构签署框架合作备忘录。六是服务保障优。沿用亚运服务模式,为参会外宾提供外币兑换、移动支付等便利化服务,160名“小青荷”志愿者提供温馨周到、专业高效服务,得到外方一致好评。

我会作为大会地方牵头筹办部门,始终将服务保障大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会党组勇挑重任,推动成立市级筹备工作专班,建立会本级筹备工作专班,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对上紧密对接中方组委会,与AIPPI、中国贸促会共同建立三方协调机制,定期会商,工作月清;横向统筹协调市级专班其它45家成员单位,牵头拟制项目总体任务书及26个工作方案、预案,高效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会后,省委常委会、市委常委会分别听取大会相关情况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与表扬;AIPPI专门给我会发来感谢信。我会筹办国际会议经验在全国、全省贸促工作会议作典型交流。

(二)围绕六大提升行动,扎实推动各项贸促工作齐头并进,稳步发展

1.大战大考,实现高质量党建赋能新提升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贺信精神,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五学联动”,层层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党建责任压紧压实。会党组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机关党建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全面完成巡察反馈问题126条整改措施整改销号,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打造“‘1+N’红色领航 贸促有为”党建品牌,抓实“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按期完成退休支部换届,提升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条例》专题解读、省法纪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深化清廉商会“红雁清风”培树点培育,加强对重要岗位和下属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正风肃纪持续加强。

三是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聚焦实战实效,搭建“赛马打擂、比学赶超”平台,组建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会本级工作专班,通过参与大会筹办,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政治锤炼和实践磨炼,贸促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工作影响力不断增强。开展“导师帮带、助跑成长”行动,为80后干部一对一落实导师帮带,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实干、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顺利完成2名一级调研员、1名二级主任科员职级晋升及1名正处级领导干部试用期满转正工作。加强干部教育管理,举办外事纪律礼仪等培训4期,全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2.提能增效,实现护航企业质效新提升

一是商事认证服务助力企业出海。全市贸促系统为1400余家企业办理各类商事认证文件17.9万份,同比增长7.89%。持续推进自贸协定推广实施,签发优惠原产地证近3.7万份,同比增长19.51%,为企业节约关税成本约7345万美元。其中,为280余家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7351份,帮助企业节约关税成本约500万美元。编制《RCEP实务百问解答(2024修订版)》手册,为企业用好用足RCEP规则提供全方位指引。

二是国际商事调解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商事调解云平台持续迭代升级,上线云平台2.0小程序,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加便捷、专业的知识产权和国际商事调解服务,被列入省涉外法治年度重点工作、市政府2024年“为企办实事”十大项目。推进国际商事争端“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协同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首创数智调解平台,赋能纠纷多元化解”案例列入全省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全面深化合作,实现全省11个设区市贸促系统入驻平台“全覆盖”,并首次延伸至县级城市。截至12月31日,调解云平台累计接收案件3.63万件,调解成功率35.86%,涉案金额超59.7亿元人民币,涉及38个国家及地区,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三是商事法律服务护航企业发展。深化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指引,为40余家次跨境电商、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出具个性化《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风险评估报告》。邀请合规咨询专家团队、总会法律专家团队赴企业开展“一对一”合规决策咨询及“出海”经营知识产权等“问诊把脉”服务。举办跨境电商海外权益保护座谈会,加强贸易预警信息收集发布,推荐3名企业法务、8名调解员入选市涉外法治人才库,助力涉外法治建设。

3.拓展深化,实现经贸促进能力新提升

一是对外交流新渠道不断拓展。深化国际交流,全年累计接待、走访36个国家和地区的团组70批次;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际贸易商会等5个国际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友好合作国际机构达94个。组织经贸代表团走进阿联酋、哈萨克斯坦考察交流,举办2场“世界杭商汇”大型企业对接洽谈会,达成意向合作项目10余个。邀请14个国家40余位国际嘉宾出席杭州国际日、杭州民营企业牵手“一带一路”国家对接交流会等活动,举办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中东商机和交流说明会等近10场经贸交流活动,推动国际经贸交流合作。

二是经贸促进功能持续强化。组织吉利、阿里、菜鸟、娃哈哈等7家行业头部企业参展第二届链博会,参展企业数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举办“链接杭州”专场活动,推介杭州和重点区县(市)营商环境,推动7个项目签约,累计合作金额超30亿元。连续第四年举办“杭州品牌出海培育”暨“海外独立站培训营”,组织25场培训活动,帮助31家企业完成独立站建站并完整掌握自主营销工具实操应用。企业达成意向成交额超315万美元,国际询盘率超90%。牵头起草《跨境电商独立站运营服务指南》国家标准,成为全国贸促系统首个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地方分会。

三是办展办会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参与市场化展览项目,邀请哈尔滨、长春、三亚等全国十地贸促会带领86家企业,组团参加2024中国(杭州)食品电商选品博览会暨中国(杭州)私域团长大会;围绕唱好杭甬贸促“双城记”,与宁波国际商会联合支持举办2024中国(杭州)户外露营生活展。全年组织70家企业参加了德国柏林亚洲服装及配饰博览会等10个境外展会。牵头推进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杭州日”活动相关筹划工作,充分利用世博会和中国馆平台,提升杭州国际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

4.联动共赢,实现会员企业粘性新提升

一是国际商会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召开市国际商会四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增选22家理事会成员。制定《杭州市国际商会财务管理补充办法》等制度,及时调整贸促会会领导和机关部分人员在商会兼职,商会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全面梳理商会会员企业库,在商会服务平台注册的有效会员企业达1190余家,企业粘性得到增强。                                                                                                                                                                        

二是商会专委会建设取得新拓展。抓住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在杭举办契机,组织杭氧集团、新华三、宇视科技等51家企业,成立国际商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中国贸促会于健龙副会长、AIPPI时任会长奥山尚一出席专委会成立大会并致辞。元宇宙专委会召开一届二次会议,修订完善专委会工作规则,组织“走进元宇宙”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元宇宙、人工智能产业交流发展。

三是商会活动开展取得新实效。联合浙江工商大学举办2024中非经贸西湖论坛暨浙非经贸合作资源对接大会,来自全国中非经贸研究及实践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400余名嘉宾双向共创,共筑中非产贸金桥。创新组织会员企业“科技创新游学”等活动,举办AI结合海外社交媒体加速外贸开发等9场“贸促课堂”及其它主题培训,服务企业近4000家。

5.合作共享,实现助力共富实效新提升

一是共富力量凝聚有力。召开共同富裕委员会一届三次会议,新增8家委员单位,新签约“数字乡村·共富直播间”建设、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发展等8个项目。共同富裕委员会委员单位达57家,27个共富合作项目同步推进,助力共同富裕工作载体进一步夯实。

二是共富活动开展有力。联合浙江外国语学院等,组织11个国家30名留学生开展“国际留学生探美临安共同富裕乡村体验考察”活动。携手杭州联通开展助力“数字乡村·共富直播间”建设项目,在富阳、临安落地共富直播间,为农产品走出乡村搭建便捷网络销售渠道。联合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等,举办数字营销人才培训班,60多名涉农产业电商从业人员参加,助力共富人才培养。组织5家委员单位走进临安区河桥镇、富阳区新桐乡实地考察,赋能当地文旅发展。

6.攻坚克难,实现贸促系统合力新提升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有新突破。积极与市委编办、市民政局等部门沟通对接,争取支持;会领导分组带队赴13个区、县(市),与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协调,召开2次全市贸促系统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会、22次协调座谈会,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13个区、县(市)商务局全部在“三定”方案中明确贸促会工作职责,并落实具体承接工作的内设机构;滨江、萧山、富阳、临安、桐庐、淳安、建德等7个区、县(市)将贸促会纳入群团机关管理;淳安县任命贸促会专职副会长1名,实现基层贸促会专职人员零的突破。推进各区、县(市)国际商会规范化建设,萧山、余杭、富阳、临安等地国际商会通过民政局规范登记,余杭、临安完成商会换届。

二是调研信息服务有新作为。建立贸促会(国际商会)智库,首批邀请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国际机构及相关行业21位专家,组建“国际经贸研究”和“商事法律”2个专家团组。智库专家全年参与我会外贸形势分析、对非贸易促进问题建议、商事法律业务培训等课题调研及专题培训4次,参与展览备案、AIPPI杭州大会风险评估等活动10余次,为我会代言工商、服务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推进调查研究统筹提效,加入我市外资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组织500余家(次)企业参加外资外贸形势调研,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政务信息工作二等奖。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我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紧扣中国贸促会“协同发展年”、浙江省贸促会“改革创新年”主题,全面落实市委“守正创新、实干争先”重点举措,以推动“三个能力提升”为主线,加压奋进,主动而为,精准发力,不断放大我会在全市对外开放中的功能作用,在“经济大市挑大梁、省会城市当头雁”中干出贸促担当,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贡献贸促力量。

一是推动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全面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模范机关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升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紧扣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新要求,大力弘扬“六干”精神,统筹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加强干部培养锻炼,持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高水平专业化贸促干部队伍。

二是推动服务开放能力提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开放合作战略,紧扣杭州“高能级开放强市”建设新要求,进一步织密企业服务网、扩大国际朋友圈,加强工作创新和品牌培育,全面提升贸易投资产业促进能力、护航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调查研究“代言工商”能力、服务城市国际化建设能力等,在推动境内外工商界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服务对外工作大局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三是推动协同发展能力提升。切实增强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对贸促工作和商会工作的整体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内外联动,积极搭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市场之间高质量对话平台,促进信息共享与资源对接,汇聚贸促事业发展的更强大合力,实现良性互动、整体协同发展。

围绕“三个能力提升”,重点推进7方面工作。

(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新思想凝心铸魂工程。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深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红色领航”党建课堂长效机制,开设“干部微讲堂”,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考察有机结合。加强理论研究,做实课题调研,建立“班子领衔负责、部室承办落实”闭环机制,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二是实施组织力提质建强工程。全面落实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及“一岗双责”。按期完成机关党总支部委员会换届工作。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导向,持续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高质量落实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党费收缴、党员活动经费使用等制度,开展“六强党支部”建设。加强机关党总支部委员会、机关各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抓实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关键少数”队伍,强化“领头雁”作用。三是实施项目化融合发展工程。推进“一单位一品牌”建设,深化细化“‘1+N’红色领航、贸促有为”党建品牌,谋实做优“机关党建+”实践载体。以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项目化推进“一支部一特色”建设,突出党建引领,促进业务工作有效融合。持续做好与淳安大墅镇、临安龙岗镇“联乡结村”及拱墅河东社区党建联建工作,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四是实施全过程效能提升工程。加强干部日常管理机制建设,牢固树立实绩导向,大力倡导“六干”精神,优化干部考核制度,持续深化年轻干部“导师帮带”机制。深化清廉机关、清廉商会建设,适时开展市委巡察整改工作“回头看”,确保机关内控制度长效落实。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建立健全明察暗访执纪监督机制,深化党员干部日常监管。落实党员干部谈心谈话长效机制,加强关心关爱,推进党建带群建,营造良好干事氛围。

(二)全力以赴办好重大经贸活动,服务对外开放工作大局。一是高质量举办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杭州日”活动。联合市投促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等部门以及重点区、县(市),周密筹划、精心办好“杭州日”活动。以“杭州AI,让世界更精彩”为主题,突出杭州科技创新和文化特色,举办“三会一展”(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杭州日”新闻发布会暨“幸会杭州”投资环境推介会、旅游文化推介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推介会、“杭州日”开馆仪式暨杭州城市形象推广主题展)系列活动,充分展示杭州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发展成就,推动杭州与世界各国多领域交流合作。二是高水平组织参与第三届链博会。结合我市产业实际,全力推进第三届链博会招商招展工作,优化“前—中—后”全流程服务闭环机制,组建高质量杭州展团,服务推动我市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全面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一是推动国际交流扩面提质。以“一带一路”和RCEP覆盖国家和地区为重点,进一步密切与驻沪总领事馆、驻杭国际商务机构的交流与联络,做大国际朋友圈。组织企业赴“一带一路”国家考察交流,继续协同举办杭州民营企业牵手“一带一路”国家对接交流会、世界杭商汇等经贸活动,推动多双边合作走深走实。把握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落户杭州机遇,深化与“金砖+”国家交流合作。以金砖中心为依托,集聚和培育一批专业出海服务机构。组织开展“驻杭国际机构走进区县”等活动,推动国际资源向区县延伸。二是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密切与国内外展(博)览会组织的联系合作,联动省市重点展览公司,优选国际展会项目,大力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国际性展会抓订单拓市场。积极培育境外自办展,支持杭州会展集团举办2025印度尼西亚数字化转型技术展览会自办展项目。创新开展“杭领通商”活动,围绕企业“走出去”意向,邀请目标国驻沪领馆商务处走进企业,引导和鼓励企业拓展对外投资合作,加强海外布局。三是加强招展引会和品牌展会培育。主动对接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世界各国友好商协会以及行业专业组织、国际展览机构等资源,争取引进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杭州办事处落户,以及更多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活动、展会以及国际机构或办事处落户杭州。积极培育支持2025中国(杭州)食品电商选品博览会暨中国(杭州)私域团长大会等杭州本地品牌展会,推动展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助力杭州国际“赛”“会”之城建设。

(四)真抓实干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服务高能级开放强市建设。一是服务外贸新业态发展。聚焦跨境电商领域,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合规风险排查、商事调解、行业指引、咨询培训等“一站式”商事法律服务。完成《跨境电商独立站运营服务指南》国家标准的制订和发布工作,深化“数字赋能,品牌出海”项目,引导企业抓住跨境电商和中国制造风口期,建立对外贸易新渠道,助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建设。落实《杭州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任务,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贡献贸促力量。二是推动贸易便利化服务。持续优化商事认证办证流程,加强区、县(市)签证点建设,落实增值化服务项目,提升商事认证服务效能。持续推进RCEP等FTA原产地规则政策宣介和培训工作,为我市进出口企业提供关税筹划服务,帮助企业减成本、调结构,促进贸易便利化。三是提升双向投资促进成效。充分利用世博会、链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资源,开展政策宣介、项目牵引,推动高端资源要素集聚杭州,促进招商引资。依托市外资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平台,强化贸促会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功能,加强企业“走出去”早期指导,加大外资服务和促进力度。

(五)拓展优化商事法律服务,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一是推动商事调解服务提能升级。持续深化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应用和规范化管理,完善调解机构和调解员“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强云平台小程序宣传推广和商事调解培训,提升调解员能力水平,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多元优质便捷的商事解纠服务。积极拓展涉外法治工作,与2家以上国际高水平调解机构开展商事法律合作,邀请泛长三角地区商事调解机构入驻云平台,探索跨境联合调解机制,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发力的商事法律资源“蓄水池”。二是做优知识产权服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AIPPI大会重要贺信精神,主动对接AIPPI(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INTA(国际商标协会)等国际组织,拓展海外法律资源。依托知识产权专委会企业资源,精心组织“2+X”知产助企系列活动,即专委会一届二次会议、INTA2025年会杭州预热招待会等2场主题活动,若干场知识产权主题交流、企业“一对一”专题咨询活动;联合律所资源,编纂并发布《“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系列手册》,助力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三是加强企业合规指引。围绕“打造具有杭州辨识度的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品牌”目标,聚焦机电产业及跨境电商两个重点行业,为不少于40家企业开展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风险排查,编印《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指引》,帮助企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深入实施“红领助企合规享惠”项目,加强服务联享,赋能产业园区发展。

(六)提升资源整合力度,凝聚贸促事业协同发展合力。一是加强纵向贯通。向上积极争取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浙江省贸促会、浙江省国际商会工作支持,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向下加强对全市贸促工作的统筹引领,进一步深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区县(市)贸促机构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二是强化横向协同。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等,进一步加强与兄弟贸促机构交流互动,深挖合作潜力。加强与贸促会委员单位的联动合作,整合资源拓展服务领域。扩大应用型智库建设,依托智库专家学者力量,加强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调查研究,及时反映企业诉求,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提高我会代言工商和建言献策水平。三是深化内外联动。联合在海外有资源、有能力的友好商协会以及杭州企业,探索开展海外联络工作,充实海外联络网络。拓展海外联络处工作内涵,探索合作举办推介会、对接会、展示展览等活动,延伸贸促工作海外服务触角。

(七)放大深化改革综合效能,高标准推进国际商会长效建设。一是加强商会“规范化”建设。坚持创新发展,进一步规范商会运行管理,召开商会四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做大做强做实做活商会工作,为会员企业间交流合作搭建更广阔平台,增强商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打造商会“国际化”优势。加强与境外国家商协会和驻沪、驻杭商务机构的合作交流,聚焦中非经贸合作,精心举办中非经贸西湖大会,依托会员企业组织开展非洲考察、非洲大使馆对接等活动;聚焦东南亚市场,组织开展新加坡跨境并购、东南亚投资萧山、泰国汽车产业等系列资源对接活动,支持会员企业国际化发展。三是提升商会“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与跨境电商协会、化妆品协会等商协会及会员单位合作,推进会员服务多样化、精准化。围绕国际形势发展和企业关注热点,常态化举办沙龙分享、研讨培训等“贸促课堂”,打造经贸出海培训交流综合平台,助力外经贸企业人才培育。依托海外资源优势和系统资源优势,整合优化网站、期刊、微信等载体,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实用的国际经贸信息服务。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互动,探索纸媒、电视、手机端、短视频等多元化宣传推广形式,帮助企业增加曝光度,提升影响力。四是组织会员企业广泛参与共富建设。依托共同富裕委员会,组织外资企业及驻杭国际商务机构与西部区县开展双向经贸考察、招商推介活动;持续举办企业国际化发展政企对话会、在杭留学生走进西部区县外向型企业及城乡共富国际化宣传、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培训等活动,引导会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广泛地参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五是服务杭州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元宇宙专委会建设,更大范围地吸引企业加入专委会,组织开展10场“走进元宇宙”系列活动,将专委会建设成为融基础算力、硬件设备、软件、内容、服务等为一体的高效对接平台,助推人工智能等未业产业和元宇宙等前沿领域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