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9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2025防灾减灾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大会以“创新赋能防灾减灾,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学者等探讨最新技术发展、创新解决方案、安全应急产业现状和产业政策、应对灾害的经验和需求等内容,着力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端平台。
杭州以数字赋能智慧应急,在防汛抗台等应急实践中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的贯彻落实,坚定走好新时代杭州特色应急管理之路,杭州日报围绕本次大会推出“2025防灾减灾大会·杭州应急实践”系列文章。
上城应急 科技赋能韧性城市、数据驱动智慧治理
4月28日,2025防灾减灾大会“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分论坛在杭州顺利召开。应急领域专家、学者等多方代表齐聚共同探讨智慧城市与灾害防治的前沿技术。杭州市上城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韩剑出席会议,并作上城区城市内涝智慧化治理的工作实践主题分享。
韩剑表示,上城区以“科技赋能韧性城市 数据驱动智慧治理”为主线,城市内涝智慧化治理体系和机制有效运行,近年来实现全区防汛防台形势安全稳定,城市生态韧性不断增强。
作为杭州的中心城区,近年来,上城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意见精神,在应急管理部、省、市防灾减灾救灾委的大力指导下,深化“1833”工作体系,构建“12535”防灾减灾救灾机制,致力于科技赋能韧性城市、数据驱动智慧治理,探索实践城市内涝智慧化治理的路径做法。
韧性城市,是指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实现快速恢复的城市类型。据悉,上城区聚焦韧性城市建设,通过海绵城市改造实现排水能力提升30%;199个社区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构建“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防控体系;利用城市绿地、公园、广场打造“平灾结合”的韧性空间,建成避灾安置场所206处,其中千人级4处。2024年台汛期全区转移安置2.7万余人,确保安全有序。
同时,上城区坚持科技创新、数字赋能,以城市安全应急大脑为中枢,依托耦合模型与智能算法,有力提高防灾减灾决策的精准性和及时性。上城区城市内涝智能协同平台联通7个行业专业系统,接入视频监控6万余路,做到“风险看得见,资源调得动,态势控得住”。“气象-地形-管网”耦合模型系统预测精度达92%,能够为应急抢险资源调度提供15-30分钟预警窗口期。
实践表明,通过智慧治理,有力提升了城市的抗灾能力和运行效率,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稳定发展,城市内涝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韧性增强30%,预警准确率达91.3%,群众防灾意识普遍提高。
防灾减灾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民生工程。下一步,上城区将以韧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基层防汛防台应急管理能力为重点,加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升智慧应急治理能力、筑牢防汛防台安全底板,为打造独具韵味的国际化现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区贡献力量。
西湖应急 创新赋能社区智慧应急 多元共筑防灾减灾云链
4月28日,2025年防灾减灾公益大会在杭州顺利召开。大会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支持,以“慈链应急 共益未来”为主题,联合慈善机构、救援力量、公益企业及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提升公众防灾减灾能力。会议通过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经验分享,共同推动防灾减灾公益事业发展。
西湖区蒋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冠群以”智守家园 益路同行——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街道创新赋能社区智慧应急,多元共筑防灾减灾云链“为主题在公益大会上作防灾减灾成果分享。她表示,要织密公益“协同链”、打造爱心“保障链”、构建智慧“数智链”,打通基层应急安护体系“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西湖区蒋村街道区域面积13.84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和11个经合社,有64个小区,总人口约12.26万。辖区居住群体多元,业态复杂多样,有6个城市社区,13个安置小区,3个大型商业综合体,34个办公园区,8300余间出租房,1305间沿街商铺,44个快递外卖站点从业人员达939人,日常隐患排查和突发事件预防的难度较大。
社区安全是居民幸福生活的基石,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为提升辖区防灾减灾能力,蒋村街道创新社区智慧应急模式,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应急治理体系,通过构建“协同链”“保障链”和“数智链”,完善应急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构建民生应急物资供应体系、科技赋能社区防灾减灾。
近年来,蒋村街道应急管理工作成果斐然。自2022年,作为全省应急体系改革试点首创“芯型应急安护体系”以来,蒋村街道累计组织公益队伍处置事件500余人次参与,依托700余条有效线索,处置事件4000余次,实现风险防治能力系统化提升。在取得显著治理成效的基础上,如今,这一创新模式正逐步形成示范效应。
下一步,蒋村街道将持续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结合AI+智能体创新数智赋能,打造一个有温度、有力度、接地气的基层服务模式,为居民创造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安心、暖心、放心”的社区生活环境。
钱塘应急 构建“常普常新”体系 深化风险数据赋能体系
4月29日,2025防灾减灾大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普查成果应用”分论坛在杭州顺利召开,钱塘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李强以“构建‘常普常新’体系 深化风险数据赋能体系”为主题作应急管理经验分享,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应急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应急话题。
钱塘区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以来,聚焦“三个强化”,夯实普查常态机制;明确“三个标准”,推进普查数据更新。重点围绕“1+4”体系,即深化普查成果应用“1基座”筑牢风险防控底板,建设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查、管、存、看”;“4赋能”驱动数据精准落地,赋能防汛防台、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城市管理,提升基层防汛应急能力、园区规范化管理水平、应急管控精准度及城市安全保障能力,为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钱塘区为高质量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持续全面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外业调查工作。2024年钱塘区减灾办组织第三方技术单位成立调查工作组,对7个街道的应急避难所、公共服务设施承灾体等100个对象开展外业调查,制订计划、明确每日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在应急管理局统筹下,各行业部门、街道积极参与,指派专人配合。此外,在完成内业调查后,外业小组针对新增对象开展全方位核查,重点核对关键信息及来源,走访当事人和单位负责人现场纠错,全力保障填报信息真实准确,确保工作高效高质完成。
近年来,钱塘区应急管理工作成果斐然。在应急管理统筹体系运行上,压紧压实“4353”工作范式,形成“1+12+X”的组织架构,共建区安委会统筹、专业委员会协同的治理格局,高质量完成全区7个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标准化建设并通过省市验收,建成智慧应急平台、创新“网格+应急消防”基层网格化安全监管模式,实现灾害信息“1小时上报”和跨区域跨部门数据联动。在救援能力体系建设上,完善街道救援队伍建设,建成30个区域微型消防救援站,搭建城镇“135”和农村“15分钟”应急救援圈,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3年“双下降”,获得首批浙江省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的“安全发展铜鼎”。
下一步,钱塘区应急管理局将总结本次论坛优秀经验,充分吸收应急智库成果,强化科技赋能、夯实基层治理、深化能力提升工程,在加强基层消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素养等领域持续发力,为钱塘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富阳应急 人员转移避险的实践探索筑牢生命安全坚实防线
4月29日,2025防灾减灾大会“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分论坛顺利召开,富阳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倪国春出席会议并作分享,探索富阳区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感知、韧性防御和智慧服务能力的提升之道。
该论坛聚焦地震、地质、洪涝、气象及灾害链等重大自然灾害防控领域,邀请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领域院士、知名专家和学者就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最新科技成果和技术、减灾手段进行研讨,并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的实施、绩效评估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交流。
会上,倪国春代表富阳区应急管理局,以“精准施策、三转协同,筑牢生命安全坚实防线”为主题作应急管理经验,介绍了区域防汛防台工作中的实践成果,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为其颁发报告证书。富阳区聚焦人员转移避险这一灾害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探索构建“灾前早转、短临近转、遇险快转”的三转协同体系,推动防灾避险工作提质增效。
2024年6月,富阳区遭遇“暴力梅”持续侵袭,引发小流域山洪、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风险,同时受上游新安江水库七孔泄洪及兰江洪水影响,富春江富阳段沿线超保证水位持续50多个小时,富春江沿江低洼区域积水严重,下沉路段、涵洞成重点隐患区,沿江、江心岛、山区等高风险区域的群众亟须转移。富阳区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指引,针对江心岛等特殊区域,构建“区-镇-村”三级防汛责任网络,精准研判、快速响应,高效完成人员转移安置。通过制定专项方案、流程化转移、网格化协同作战,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创新推出基层防汛“微哨”机制、动态化人员名单库等制度,提升转移精准度与响应速度。汛期累计转移超万人,实现江心岛群众全量转移无伤亡,获国家级媒体多次报道。2024年度,富阳区依托“微哨”累积转移人员1.2万余人次,成功避险12起31人。
近年来,富阳区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深化“除险保安”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隐患闭环治理,构建“1+4+N”应急指挥体系,创新联动机制,高效保障重大活动安全;防灾减灾能力升级,完成多项治理、创建及储备中心建设。推行“网格+应急”模式,培育应急突击队,开展大量演练与培训。富阳区以机制、数字、强基为抓手,全面提升应急能力,连续3年获评杭州市应急管理考核优秀单位。
下一步,富阳区应急管理局将加强与自然灾害监测和防控领域的智库对话,借鉴在汛情应急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持续探索基层应急举措,绘就新时代智慧应急的《富春山居图》。